作物生长需要硼,硼肥错用没效果、多用有危害,了解透彻再谈施用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硼元素被誉为作物的“生殖元素” ,对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提高授粉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这种微量元素的使用并非越多越好。 正确使用硼肥,既能充分发挥其增产效果,又能避免过量施用带来的危害。

选择合适的硼肥种类是科学施肥的第一步。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硼肥包括硼砂、硼酸、四水八硼酸钠等。其中,硼砂溶解性较差,需用40℃热水溶解;硼酸溶解性也不理想;而四水八硼酸钠则可溶于冷水,补施效果较好。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硼肥种类。

确定合理的施肥量同样至关重要。以果树为例,在花蕾期、初花期和谢花期三个关键时期,每亩可使用15-20克速效硼兑水15公斤进行叶面喷施。值得注意的是,施肥时应选择晴天上午10时至12时,露水未干时进行,以提高吸收效率。

过量使用硼肥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对玉米而言,硼肥过量会导致植株叶片变黄,甚至脱落,严重影响正常生长。更严重的是,过量硼肥会影响玉米的花粉落粒,降低果实产量和品质,甚至造成果实畸形或变异。此外,硼作为一种有毒物质,过量使用还可能对土壤和周围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在使用硼肥时,农民朋友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 要了解不同作物对硼元素的需求差异,做到精准施肥。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施肥方式,如土壤施用或叶面喷施,并确保肥料均匀分布。

再次,要严格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使用。

最后,要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当的施肥时间。

总之,硼肥的使用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在充分了解作物需求、选择合适肥料、控制合理用量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硼肥的增产效果,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