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8
近日,一则“女子楼顶晒背10天瘦4斤”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了人们对晒背养生的广泛关注。事实上, 晒背作为一种古老的养生方法,在现代生活中正重新焕发生机。 那么,晒背究竟有哪些好处?又该如何正确晒背呢?
从中医角度来看,晒背具有多重功效。 《黄帝内经》中提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中医认为,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之时,此时晒背可以补充人体阳气,达到“春夏养阳”的效果。清代养生家曹庭栋在《老老恒言》中也指出:“背日光而坐,列子所谓‘负日之暄’也,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
现代医学研究也支持晒背的健康益处。 晒太阳可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这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一项研究发现, 适度晒太阳可以显著降低老年痴呆的风险。 此外,晒太阳还能调节血压,降低患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加拿大皇后大学的研究表明,青年时期晒够太阳,乳腺癌风险至少降低17%。
那么,如何正确晒背呢?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金沈蓉建议, 最佳晒背时间是每天9点到10点,或者17点以后,每次15到20分钟为宜,每周晒3次。 晒背时应穿浅色、薄的宽松衣服,戴好帽子或用遮阳伞保护头部,避免直接暴晒。晒背前不宜洗澡,但可以喝250毫升到300毫升的温开水或常温下的酸梅汤、绿豆汤。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晒背。金沈蓉指出,对紫外线过敏、体质属于阳气偏盛或阴虚阳亢、有基础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的人群,以及孕妇和幼儿都不宜晒背。此外,晒背时应注意以下事项:避免在有风的环境里晒背,以免受风邪侵袭;如果后背裸露,应涂抹防晒霜,防止晒伤;晒背后半小时到一小时才能洗澡,并喝一些淡盐水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总的来说,适度晒背确实能带来一定的健康益处,但并非人人适用。在尝试晒背养生时,我们应该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选择,遵循科学的方法,避免盲目跟风。毕竟,真正的健康来自于全面均衡的生活方式,而非单一的养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