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8
“只有两款车型‘挑也没得挑’”,这是北京一位残疾人朋友对当前残疾人机动轮椅车选择现状的无奈感叹。近日,有市民反映,北京市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目录多年未更新,可供选择的车型寥寥无几,给残疾人的日常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据了解,北京市目前认可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只有两款:一款是白洋淀BYD50QZK车型,售价8000元,四周没有遮蔽;另一款是全封闭的,售价1万5千元,但车内空间狭窄。这两款车型都是三轮燃油车,不仅款式老旧,而且无法满足不同残疾人的多样化需求。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政策滞后。北京市公安局2010年发布的《关于加强三轮摩托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管理的通告》中提到的准予核发牌证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型目录,至今未有更新。二是市场需求不足。由于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的特殊性,生产企业较少,市场竞争不充分,导致车型更新换代缓慢。
这种状况对残疾人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一位肢体残疾的卢女士表示,她的旧车已经使用了十多年,现在濒临报废,但找不到合适的替代车型。另一位残疾人朋友张先生透露,当前的准许上牌车型目录是很多年前指定的,一直没有更改,导致残疾人出行工具的选择区域较为狭窄。
相比之下,一些城市的做法值得借鉴。深圳市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管理细则规定,纳入市残联配送产品目录的机动轮椅车应在深圳市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办理备案手续,产品目录每年更新,引进新产品。杭州市则规定,残疾人机动轮椅车按非机动车进行管理,实行属地登记,禁止跨注册登记区域异地办理牌证。
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杨立雄教授指出,残疾人的残疾类型和残疾等级都比较多样,比较复杂,出行也具有个性化,电动轮椅车只限定两种类型范围太窄。他建议,应该扩大合规机动轮椅车的类型,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北京市残联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正在推进目录增加新车型的工作,预计年底可能会有新车型推出。这一消息无疑给广大残疾人朋友带来了希望。
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不仅是出行工具,更是残疾人的“双腿”。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快目录更新步伐,提供更多舒适、实用的车型选择,同时完善相关政策,为残疾人创造更加便利的出行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残疾人事业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