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姆元君的九个儿子,七个组成“北斗”,另外还有两个“大帝”

发布时间:2024-09-16

Image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浩瀚星空中,斗姆元君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这位被誉为“北斗众星之母”的女神,不仅在道教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更以其独特的形象和丰富的传说,深深植根于中国民间信仰之中。

斗姆元君,又被称为斗母或斗姥,其形象通常被描绘为三目、四首、八臂的女神,手持各种法器,坐于莲花宝座之上。这种奇特的形象不仅体现了她的神圣与威严,也寓意着她掌管着众多的星辰与神灵。在道教艺术中,斗姆元君的坐骑是由七头小猪拖着的猪车,这“七猪”正是北斗七星的化身,进一步强调了她与北斗星宿的紧密联系。

斗姆元君的信仰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上古时期的北斗信仰。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中,就出土了用蚌壳堆塑的三角形与两根人胫骨构成的北斗形象。然而,斗姆一词直到宋代才开始在道教神仙体系中出现。成书于宋代的《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中记载,斗母(紫光夫人)生育了勾陈天皇大帝、紫微大帝以及北斗七星等九子,即九皇。

值得注意的是,斗姆元君的信仰与佛教的摩利支天信仰有着深厚的联系。在唐宋时期,佛教与道教相互影响、融合,道教的斗姆信仰与佛教的摩利支天信仰相互结合,逐渐塑造了后世的斗姆元君形象。摩利支天在佛教中是一位肉眼难以见其真身的护法神菩萨,擅长隐身,并能为人消除灾祸。这种形象特征也被融入到斗姆元君的信仰之中,使得她的信仰更加多元且广泛。

斗姆元君的信仰在中国民间有着深远的影响。农历九月初九日是斗姆元君的圣诞日,这一天,天下宫观都会举行盛大斋醮庆贺圣寿,称之为“九皇圣会”。人们相信虔诚礼拜斗姆元君可以消灾解难、延年益寿。这种信仰不仅存在于道教之中,还与民间的妈祖信仰、玄女信仰等相互混同,体现了中国民间信仰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从更深层次来看,斗姆元君信仰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星辰崇拜与皇权象征的关系。斗姆元君作为北斗众星之母,不仅掌管着天上的星辰,也被认为能够影响人间的吉凶祸福。这种观念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宇宙的认知和理解,以及他们如何通过神话叙事将天文观测与皇权象征相结合。

总的来说,斗姆元君及其九个儿子的神话故事,不仅是一个关于星辰崇拜的美丽传说,更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生动体现。它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以及人们如何通过神话来解释自然现象和强化社会秩序。在当今社会,重新审视这些古老的信仰和传说,或许能为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一个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