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8
腾讯会议近日宣布上线多项新功能,包括17种语言翻译、电话入会、深色模式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基于AI技术的实时辅助字幕和同声传译功能。
实时辅助字幕功能支持自动识别会议中的语音内容,并实时展示文本。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声源语言和翻译显示,甚至可以同时显示双语。这项功能对于跨国会议和多语言环境下的沟通尤其有用,能够显著提高会议效率和参与度。
同声传译功能则允许会议发起者在预约时指派传译员,并分配对应的语言频道。会议中,传译员只需选择对应的语言频道即可进行发言,其他参会者则可以选择收听不同语言的翻译。这一功能的推出,使得腾讯会议成为国内首个支持大规模同声传译的在线会议平台。
然而,腾讯会议并非唯一一家在AI办公领域发力的公司。阿里巴巴旗下的钉钉早在今年1月就推出了AI超级助理,强调低门槛、高频和开放性。字节跳动的飞书则更早一步,在去年4月就发布了AI智能伙伴“My AI”。这些产品都体现了AI技术在提高办公效率、优化用户体验方面的巨大潜力。
AI技术的引入无疑为在线办公软件带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能够提高会议效率,还能为用户提供更智能、更个性化的服务。例如,腾讯会议的AI小助手可以提供个性化提醒、实时会议纪要和关键信息提炼等功能,这些都是传统会议软件难以实现的。
然而,AI技术的引入也带来了一些挑战。首先是技术门槛问题。虽然各大厂商都在努力降低AI使用的门槛,但对普通用户来说,如何充分利用这些AI功能仍需要一定学习成本。其次是隐私和安全问题。AI功能往往需要处理大量用户数据,如何保护用户隐私、确保数据安全是厂商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AI技术的引入并没有解决在线办公软件长期以来面临的商业化难题。尽管各大厂商都在尝试通过AI功能吸引用户,但如何将这些功能转化为实际收益仍然是一个挑战。以钉钉为例,尽管用户数已突破7亿,但预计要到2025年才能实现稳定盈利。
腾讯会议的情况也类似。尽管腾讯内部对腾讯会议的发展路线存在分歧,但AI无疑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增长点。腾讯会议的渠道返佣收费政策在过去一年的变动,就反映了公司对AI功能商业化前景的期待。
总的来说,AI技术正在重塑在线办公软件的格局。腾讯会议、钉钉、飞书等厂商的竞争,本质上是AI技术在办公场景下应用的竞争。谁能更好地将AI技术与用户需求结合,谁就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但同时,如何平衡技术创新、用户体验和商业利益,将是这些厂商需要长期面对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