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1400年,古西域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高昌故城

发布时间:2024-09-19

Image

在新疆吐鲁番市东面40公里的火焰山脚下,矗立着一座历经1400年沧桑的古城遗址——高昌故城。这座被誉为“长安远在西域的翻版”的古城,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兴衰,承载着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厚重历史。

高昌故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据《汉书》记载,西汉王朝在车师前国境内设立了屯田部队,建立了最初的高昌壁。《北史·西域传》中提到:“昔汉武遣兵西讨,师旅顿敝,其中尤困者因住焉。地势高敞,人庶昌盛,因名高昌。”从此,高昌这个名字便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

高昌故城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它位于丝绸之路天山南线的重要枢纽,东距哈密325公里,西南距焉耆260公里,北距吉木萨尔140公里。这一地理位置使高昌成为连接中原与西域的咽喉要地,也是东西方文明交汇的十字路口。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高昌故城见证了无数商旅、僧侣、使者的往来。这里不仅是商人们补给物资、休整身心的场所,更是文化交流的熔炉。高昌故城内出土的文物中,既有汉文、梵文、波斯文、粟特文等多语言文书,也有佛教、摩尼教、景教等多种宗教的塑像和壁画。这些发现充分展示了高昌作为中外文化交汇点的独特魅力。

高昌故城的建筑特色也体现了其独特的文化融合。城址呈不规则方形,分为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部分,总面积约200公顷。城墙采用夯土筑成,外围有凸出的马面,体现了中原建筑技术的影响。城内的大佛寺、东南佛寺等宗教建筑,融合了汉式建筑风格和西域特色,展现了高昌作为佛教中心的地位。

然而,高昌故城的命运并非一帆风顺。公元13世纪末,高昌城在战乱中被毁,大部分建筑物消失无存。但这座古城的文明并未因此消亡。正如一位考古学家所说:“岁月可以无情地让一座城池消亡,但产生在城池之上的文化是不会消亡的,她会以血液与思想的方式,延续在历史的记忆中。”

今天,当我们站在高昌故城的废墟之上,仿佛还能听到昔日驼铃声声,看到商旅络绎不绝的景象。高昌故城不仅是新疆地区现存汉唐城址中唯一保存了三重城廓及原有城墙规模的古代城址,更是世界古城遗址中难得的人类文化遗存。它提醒我们,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而开放包容的心态则是文明永续发展的关键。

高昌故城的1400年变迁,是一部活生生的丝绸之路发展史,也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写照。它告诉我们,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在当今世界,我们更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份宝贵的历史遗产,让高昌故城所代表的开放包容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