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区别

发布时间:2024-09-02

Image

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是加工贸易中的两种主要方式,虽然都涉及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并在国内加工后出口,但两者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来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境外企业提供,经营企业无需付汇进口,只需按照境外企业的要求进行加工或装配,并收取加工费,制成品由境外企业负责销售。相比之下,进料加工则是指进口料件由经营企业自行付汇购买,制成品也由经营企业负责外销出口。

在所有权和风险承担方面,来料加工中进口料件的所有权属于境外委托企业,加工企业不承担盈亏风险;而进料加工中,进口料件和制成品的所有权均归经营企业所有,企业需自负盈亏,自行承担可能出现的风险。

客户对象和合同签订方式也是两者的重要区别。来料加工的进口和出口通常是同一客户,双方只签订一份委托加工合同;而进料加工的进口原材料和出口产成品的客户可以不同,企业需要分别签订进口合同和出口合同。

在税务处理上,来料加工的出口货物和加工费实行增值税免税政策,加工环节中耗用的国内配件、辅料、水、电等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应计入生产成本。进料加工则实行增值税退(免)税政策,生产企业实行免抵退税政策,即出口环节免征增值税,相应的进项税额可抵减应纳增值税额,未抵减完的部分予以退还。

以两个案例来说明这两种加工方式的实际应用。A企业采用来料加工方式为境外客户加工一批货物,出口货物总价格为183万元,收取加工费15万元。由于采用来料加工,出口货物免征增值税,耗用国内购进的辅料及其他费用进项税额不予抵扣,应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B企业采用进料加工方式,当期进口保税料件金额143.5万元,出口货物离岸价折合人民币为205万元。由于采用进料加工,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方式,当期免抵退税额为7.995万元,由于留抵税额小于免抵退税额,最终退税7万元,免抵税额0.995万元。

对于企业而言,选择哪种加工方式取决于自身的经营策略和市场环境。来料加工适合那些希望专注于生产环节、不愿承担市场风险的企业;而进料加工则更适合那些具备较强市场开拓能力、愿意承担更多风险以获取更高利润的企业。无论选择哪种方式,企业都应充分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合理规划税务安排,以最大化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