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为什么用英文说明?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MADE IN CHINA”——这八个英文字母,已经成为全球消费者最熟悉的标识之一。 从唐山开滦煤矿的老砖头,到如今遍布世界的各类商品,中国制造的英文标识见证了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先进的历程。

中国制造使用英文说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 1912年,启新洋灰公司向美国旧金山出口水泥时,就在桶装水泥上使用了中英文对照的商标。 而“MADE IN CHINA”这一完整标识,则最早出现在开滦煤矿的砖品上。这不仅是商业需要,更是中西文化交汇融合的产物。

使用英文说明有其必要性和优势。首先, 英文是国际通用语言,便于全球消费者理解和接受。 其次,对于某些技术产品,英文术语更准确、简洁。再者, 使用英文可以避免翻译错误带来的误解。 正如绿联公司所言:“USB、Type-C却无法精准翻译,那如果我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它命名为‘优四八’、‘泰普森’先不说这样做是否牵涉到商业和法律责任,就说这样的名字是否可以取得受众者的共鸣还是个难题。”

更重要的是, 英文说明是中国制造走向国际化的助推器。 随着中国加入WTO,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意识到品牌国际化的重要性。使用英文标识和说明,不仅有助于产品销往全球,还能提升品牌形象。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说:“如果说十几年前喜欢起英文名的大都是因为崇洋媚外,我真的相信的。但是中国发展至今,你还觉得使用英文就是奴性十足,就是摒弃了中国文化,那我真的只能说这个世界很大,你真的需要多看看!”

然而,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文化自信的提升,未来中国制造的标识和说明可能会出现新的趋势。一方面, 中英文结合可能会成为主流,既体现国际化,又彰显中国特色。 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市场,本土化语言的使用也会增加。例如,针对法国市场,使用法语说明可能会更受欢迎。

无论如何,语言只是载体,品质才是根本。正如一位法国客户所说:“我感觉自己已经是高级工程师了。”这不仅是对产品和服务的认可,更是对中国制造品质的肯定。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带有“MADE IN CHINA”标识的优质产品走向世界,让中国制造真正成为品质和创新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