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8
当你驾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感到车身剧烈颠簸,或者发现前方路面出现波浪状起伏,你可能会感到困惑和不安。这些现象其实都是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不仅影响行车舒适度,更可能危及行车安全。
沥青路面最常见的八种病害包括裂缝、车辙、松散、冻胀翻浆、沉陷、拥包、泛油和龟裂唧浆。 这些病害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涉及设计、施工、材料选择、养护管理等多个方面。
以裂缝为例,它是沥青路面最常见的病害之一。横向裂缝往往由于温度应力的作用,路面发生疲劳裂缝;纵向裂缝则主要由于地基和填土不均匀性;网状裂缝大多因早期路面裂缝经表层水渗透、冲刷、唧浆,从而产生以缝为中心的下陷形变。这些裂缝不仅影响美观,更可能成为雨水渗入的通道,加速路面的破坏。
车辙是另一种常见的病害,特别是在重载车辆频繁行驶的路段。它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稳定性差或基层及面层施工时压实度大小不一,以及车辆超载运输导致路面材料不足以抵抗车轮水平力的作用,使轮迹带处的面层和基层材料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出现固结变形和侧向剪切位移引起。
松散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它表现为面层中的集料颗粒脱落,粗细集料散失起砂,路面磨损,路表粗麻,表层剥落。如果不及时治理,会从路表面向下形成坑槽,严重威胁行车安全。
冻胀翻浆主要发生在冻融时期,由于水的侵入和路基土的水稳定性能差,路基上层积聚的水分冻结后引起路面胀起并开裂。如果不及时处理,到了冻胀路面彻底融化时,在车辆的重压下就会产生道路翻浆,对行车安全是极大的隐患。
沉陷是路面变形中最普遍的一种,特点是面积大,涉及的结构层次深。它可能由土质路堑排水不畅、路面强度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交通量、路基或基层强度不足等多种原因引起。
拥包是指沥青路面出现的局部隆起。它可能由施工质量导致路面上下层粘结不好、基层或下面层未经压实、陡坡或平整度较差路段沥青面层混合料易在行车作用下向低处聚积形成。
泛油是指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在天气炎热时向上迁移到表层,而在冷天时又不能渗入下层,因而沥青积聚在路面表面,形成一层有光泽的沥青膜的现象。这可能由混合料组成设计不当、混合料拌和控制不严等原因引起。
龟裂唧浆主要有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源于路面本身,基层施工质量差,沥青路面空隙率过大;外因是交通量大,在超载和高频率动载的作用下,路表弯沉及结构层应力显著增加。
这些病害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行车速度、行车安全 ,加大了汽车磨损,缩短了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因此,预防和处理这些病害至关重要。
对于裂缝,可以采用灌缝、贴缝等方法进行处理。 对于车辙,可以通过铣刨、重铺等方式修复。 对于松散,应及时填补坑槽,防止进一步恶化。 对于冻胀翻浆,应加强排水措施,防止水分积聚。 对于沉陷,应先处理好基层,再修复面层。 对于拥包,应将拥包除去或重新摊铺。 对于泛油,应调整混合料配合比,控制沥青用量。 对于龟裂唧浆,应加强基层施工质量,提高路面整体稳定性。
此外,还应加强日常养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小病害,防止其发展成大问题。定期进行预防性养护,如雾封层、稀浆封层、微表处等,可以有效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总之,沥青路面的病害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设计、施工、材料选择、养护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沥青路面的安全、舒适和耐久,为公众提供良好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