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冷知识:你知道“竖中指”手势的由来吗?

发布时间:2024-09-01

Image

竖中指,这个看似简单的手势,在全球范围内却有着惊人的一致性 - 它几乎无一例外地被视为一种侮辱性的表达。然而,当我们追溯这个手势的起源时,却发现了一个充满争议和谜团的历史。

关于竖中指手势的起源,最广为流传的说法与英法百年战争有关。传说中,英国弓箭手在战争中重创法军,法军发誓要斩断英军弓箭手的中指。但最终法军战败,英国弓箭手便伸出中指炫耀,从而诞生了这个侮辱性手势。然而,这个说法已经被证实为讹传。

事实上,竖中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更为久远的古希腊时期。在古希腊,这个手势被称为“katapugon”,不仅用来鄙视他人,还暗指鸡奸。古希腊喜剧大师亚里斯多芬尼斯在其作品《云》中就曾巧妙运用这个手势,通过剧中人物Strepsiades的表演,展现了该手势的双关含义 - 既指代一种韵律,又暗示男性生殖器。

到了古罗马时期,竖中指被称为“digitus impudicus”,同样是一种侮辱性的手势。有趣的是,古罗马人还用这个手势来转移无时不在的恶魔之眼的注意,这为该手势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

随着时代的变迁,竖中指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也在不断演变。在现代社会,它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非言语表达方式,被用来表达愤怒、不满或轻蔑。然而,不同文化对手势的理解却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在日本手语中,双手竖中指的手势代表兄弟,而手的移动方向则表示具体是“哥哥”还是“弟弟”。

这种文化差异提醒我们,手势语言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一个在某种文化中被视为侮辱的手势,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这不仅体现了语言的多样性,也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障碍。

竖中指手势的演变史告诉我们,非言语交际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一个看似简单的手势,背后可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在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避免因误解而引发不必要的冲突。毕竟,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理解和尊重才是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