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9
全球约有2.57亿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 ,每年约88.7万人死于HBV相关疾病。中国是乙肝大国,约有8000多万乙肝病毒携带者。 目前慢性乙肝仍无法彻底治愈,但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 近年来,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商品名韦瑞德)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商品名韦立得)成为治疗慢性乙肝的首选药物 ,为功能性治愈带来了新的希望。
TDF于2013年作为抗HIV药物上市,2014年获批用于治疗慢性乙肝。它在体内转化为替诺福韦,通过抑制病毒聚合酶终止DNA复制。TDF在抗病毒效果上表现出色,且妊娠安全性较高,可用于乙肝孕妇。然而,长期使用TDF可能导致肾脏损伤和骨密度降低。
TAF于2018年在中国上市,是TDF的升级版。作为替诺福韦的一种磷酰胺前体药物,TAF能更有效地靶向肝细胞,只需TDF十分之一的剂量就能达到相同抗病毒效果。更重要的是,TAF不会造成肾脏和骨骼损伤,且能降低癌症发生率。2019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已将TAF列为首选推荐药物。
在抗病毒效果方面,两项国际三期研究显示,TAF与TDF相当,且在96周治疗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耐药。安全性方面,TAF表现出明显优势。研究发现,TAF组患者的骨骼和肾脏实验室参数均优于TDF组。这使得TAF成为长期抗病毒治疗的理想选择。
然而,药物选择还需考虑个体差异。对于需要怀孕的患者,可考虑使用TDF;有肾脏基础疾病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可优先选择TAF;既往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耐药的患者,应首选TDF。此外,TDF的价格相对较低,而TAF目前尚未进入医保目录,价格较高。
尽管TAF和TDF为慢性乙肝治疗带来了重大进展,但功能性治愈仍面临挑战。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到2030年要实现90%的慢性乙肝患者得到诊断,80%得到治疗的目标 。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加强早期筛查和诊断,优化治疗方案,并继续研发更有效的抗病毒药物。
总的来说,TAF和TDF为慢性乙肝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选择。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药的不断涌现,我们有理由相信,功能性治愈乙肝的目标终将实现,为全球数亿乙肝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