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油小攀,几代绍兴人共同的舌尖记忆

发布时间:2024-09-16

Image

在绍兴这座千年古城中,有一种名为“奶油小攀”的特色小吃,它不仅承载着几代绍兴人的美好回忆,更见证了中西文化交融的奇妙历程。

奶油小攀的诞生颇具传奇色彩。1903年,一位在绍兴福康医院工作的欧洲传教士因思乡情切,便请当地厨师根据他的描述,制作出一款类似家乡酥壳馅饼的甜点。这位传教士将这款甜点命名为“小攀”,意为“小馅饼”。从此,这款融合了中西风味的甜点便在绍兴扎下了根。

奶油小攀的制作工艺颇为讲究。首先,要用面粉和蛋黄制成碗状的底坯,然后在其中加入由蛋黄和面粉混合而成的馅料,再用打发的蛋清覆盖其上,最后送入烤箱烘烤。出炉后的小攀,外形酷似一顶圆圆的白色礼帽,上层洁白如雪,下层金黄酥脆,层次分明,口感独特。

对于绍兴人来说,奶油小攀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两毛五一只的小攀是孩子们眼中的奢侈品。据老一辈绍兴人回忆,80年代时,食品店附近的年轻人们常常围着小攀的柜台,看着师傅们用绑在一起的七八根筷子飞快地打发蛋清,那种期待的心情至今难忘。

随着时代的变迁,奶油小攀也在不断演变。现代的奶油小攀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制作工艺,还在馅料上进行了创新,加入了老南瓜茸、番薯茸、豆沙等具有绍兴特色的食材,使得这款传统小吃焕发出新的生机。

如今,走在绍兴的街头巷尾,依然可以看到售卖奶油小攀的小摊。其中最负盛名的要数“高老太奶油小攀”,这家店已经传承了60年,成为绍兴人心中不可替代的美味。正如高老太所说:“买的是记忆,吃得是回味。”每一口奶油小攀,都承载着绍兴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奶油小攀,这个源自欧洲的甜点,在绍兴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它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更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传统与创新的纽带。在品尝奶油小攀的那一刻,我们品尝的不仅是美食,更是几代绍兴人共同的舌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