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皮也能做衣服?我被这神秘技艺震撼到说不出话,如今却销声匿迹

发布时间:2024-09-16

Image

在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乡,一种独特的服饰技艺正在悄然传承。这种技艺不是用常见的棉麻丝毛,而是用鱼皮来制作衣服。这就是赫哲族的鱼皮服饰技艺,一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文化遗产。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长期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他们以渔猎为生,巧妙地利用鱼皮制作各种生活用品。制作一件鱼皮衣需要经过剥皮、干燥、熟软、拼剪缝合、修饰等一整套复杂的步骤。以剥皮为例,赫哲族人会用木刀将鱼皮完整地剥下来,然后用火烤烘干,去掉鱼鳞。最繁琐的步骤是熟软,需要将鱼皮卷紧,放在木槽中用无锋的铁斧或特制的木斧反复捶打、翻动、揉搓,直到鱼皮变得柔软泛白。这个过程需要20多天的时间,是一项既考验技术又考验体力的工作。

鱼皮服饰不仅具有实用性,还承载着赫哲族的文化和智慧。布鲁尼埃主教曾赞叹道:“你穿上这种鱼皮做的靴子再蹚过溪流和踏雪时,就像走在干地上一样,它挡住了寒气和潮湿。”赫哲族人还会在鱼皮衣上进行装饰,如绲边、镶边、缉缝图案等,甚至会用贝壳、铜铃等作为装饰物,使鱼皮衣更加美观。

然而,随着现代服饰的普及和渔猎经济的解体,鱼皮服饰逐渐失去了实用价值。如今,全赫哲族人中只有七八个人会制作鱼皮衣。面对这一困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尤文凤正在努力传承这项技艺。她从15岁起就跟随母亲学习制作鱼皮衣,如今已经将这门手艺传给了她的三个儿媳妇和小孙女。她还在乡里和市里开设鱼皮文化传承培训班,教授更多人这项技艺。

尤文凤深知传承的不易,她说:“我都60多岁了,哪天一蹬腿不就完啦。”但她仍然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仅传承技艺,还在尝试创新。她尝试用双层鱼皮制作装饰,使鱼皮服饰更具立体感。她还希望能将鱼皮纤维与其他布料结合,让鱼皮服饰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鱼皮服饰不仅仅是一件衣服,它是赫哲族人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智慧结晶,是他们独特文化的重要载体。正如尤文凤所说:“鱼皮衣服承载着的技艺,依然受到人们的肯定、喜爱,承载着我们民族的技艺。”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如何让这项古老技艺焕发新生,如何让鱼皮服饰从博物馆的展品变成活生生的文化,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