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大师】咏鹅——唐·骆宾王

发布时间:2024-09-03

Image

骆宾王七岁时创作的《咏鹅》,不仅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儿童诗,更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颗明珠。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描绘了鹅在水中的优美姿态,展现了小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诗的开篇连用三个“鹅”字,既模仿了鹅的叫声,又传达出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这种反复咏唱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表现力。紧接着,“曲项向天歌”一句,巧妙地将鹅的形态和动作融为一体,生动地描绘出鹅伸长脖子、仰天长鸣的神态。

更令人称道的是,骆宾王在短短四句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色彩对比和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两句,不仅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的“白鹅嬉水图”,还通过“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展现了鹅在水中嬉戏的动态美。这种将视觉形象与听觉感受相结合的写法,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富有音乐美。

《咏鹅》之所以能成为千古传颂的经典,不仅在于其艺术成就,更在于它所体现的童真与自然之美。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眼中的世界,那种对自然万物的纯真喜爱和好奇,正是诗歌最宝贵的精神内核。

然而,令人唏嘘的是,创作出如此清新脱俗诗篇的骆宾王,其后的人生却充满了坎坷。他虽才华横溢,却仕途不顺,最终卷入政治漩涡,下落不明。这种命运的反差,不禁让人感叹:或许正是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现实的不满,才造就了骆宾王独特的文学风格。

《咏鹅》的成功,不仅在于它本身的艺术成就,更在于它所代表的文学传统。它启示我们,真正的文学创作应该源于生活,发自内心,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最真挚的情感。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回归自然,保持童心,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一颗纯真的心去感受生活。

骆宾王的《咏鹅》,虽然只有短短二十个字,却蕴含了丰富的艺术魅力和人生哲理。它不仅是一首儿童诗,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诗人的心灵世界,也折射出现代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态度。让我们在吟诵这首诗的同时,也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找回那份久违的纯真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