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吃火锅少不了肥牛,肥牛到底是什么?这3种肥牛,肉嫩最好吃

发布时间:2024-09-16

Image

肥牛,这个在火锅中不可或缺的食材,其实并非单纯的肥牛肉。它的英文名为“beef in hot pot”,直译为“放在热锅里食用的牛肉”。肥牛起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和欧洲,后在香港兴起,并于90年代由东方肥牛王引入中国内地。

肥牛的制作过程相当讲究。首先,需要选择优质的牛腰背部“背最长肌”和腹部去骨肌肉,经过严格的挑选和先进的排酸工艺处理。排酸是现代屠宰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工艺,它能将牛肉中的乳酸分解为二氧化碳、酒精和水,从而改善口感,使肉质更加松软。经过排酸处理的牛肉,再被修割成形,制成“肥牛坯”,送往餐厅。最后,使用专用机械将肥牛坯刨成薄片,蘸以调料后在火锅中涮食,这才是真正的肥牛。

肥牛不仅美味,还富含营养。它是一种高密度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铁、锌、钙,以及维生素B群,包括叶酸、维生素B和核黄素等。此外,肥牛中的脂肪酸含有共轭亚麻油酸,有助于抑制肿瘤生长,预防癌症。

在选择肥牛时,有几种常见的种类值得了解:

  1. 眼肉肥牛:这是肥牛中的上等精品,采用特级牛脊背中部肉。因其肥瘦相间,形似眼睛,故得名“眼肉”。涮食时口感细腻如丝。

  2. 上脑肥牛:取自牛脊背上部,靠近头部的部位。其特点是脂肪沉积于肉质中,形成类似大理石的花纹,是涮食的佳品。

  3. 外脊肥牛:选用外脊中后部肉,脂肪沉积于一侧,红白相间,美观异常。既可涮食,也可生食。

  4. 腹肉肥牛:精选于肋骨后部肉,具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特点,适合涮食。

  5. 啤酒肥牛:采用普通肥牛外脊背、腹部等部位加工合并而成。特点是口感好、鲜嫩,价格相对便宜。这种肥牛在育肥过程中以啤酒作为饲料,因此得名。

在享受肥牛美味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适量食用。虽然肥牛营养丰富,但其脂肪含量也不容忽视。合理搭配蔬菜和海鲜,可以进一步丰富营养,促进吸收。无论是寒冷的冬日还是炎热的夏日,肥牛都是火锅中不可或缺的主角,为我们的餐桌增添一抹诱人的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