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猛了,国外现在也能用上高德地图了

发布时间:2024-09-16

Image

高德地图正在加速其国际化步伐。 近日,高德地图宣布旗下“世界地图”产品正式上线,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球定位能力,实现了境外路线规划和导航服务。截至目前, 高德世界地图已覆盖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 ,用户升级高德地图APP至最新版后便可使用体验。

高德地图国际化战略北斗系统成关键

高德地图的国际化战略得到了北斗系统的强力支持。自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后,高德地图便逐渐成为北斗系统在民用领域内用户规模最大的应用之一。2022年11月,高德地图为用户导航定位时北斗的贡献率已超越了GPS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截至目前, 高德地图调用北斗卫星日定位量已超过3360亿次。

ICT行业资深独立分析师孙永杰指出,相比使用双频信号的GPS,北斗系统定位精度更高;其次,北斗系统提供无源定位和有源定位两种定位体制,而GPS系统的定位仅为无源定位体制一种。基于有源定位体制,北斗可以提供短报文通信服务,同时具备了定位与通讯功能,而GPS只能定位。

高德地图与谷歌百度竞争国际化市场

在国际化进程中,高德地图面临着谷歌地图和百度地图的激烈竞争。谷歌地图作为全球领先的地图服务提供商,已经积累了近20年的数据和用户习惯。百度地图则早在2016年就实现了国际化服务覆盖全球超200个国家和地区。

然而,高德地图也有其独特优势。高德地图总裁刘振飞表示,要打造“一张中国人的世界地图”,帮助中国用户行遍全球,同时助力中国产业出海。高德地图在国内已经成功转型为“出门好生活开放服务平台”,并与阿里巴巴旗下的饿了么、飞猪等业务深度融合。这种基于本地生活服务的模式,有望在海外市场复制。

高德地图国际化面临数据和用户体验挑战

尽管高德地图在国际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地图数据的获取和质量。国外地图数据的获取通常面临成本、法规、质量等条件的限制。其次是用户体验的优化。根据《商学院》记者的调查,一些海外用户反映高德地图在路线规划、酒旅推荐、导航细节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高德地图国际化前景广阔或成中国科技出海典范

高德地图的国际化不仅限于地图导航服务,更意在打造一个基于中国高精尖科技的世界产品。正如刘振飞所说,出行行业的整体发展已经与北斗系统的进化息息相关,“北斗主导”将成为整个行业未来创新的分水岭。

高德地图的国际化尝试,为中国科技企业出海提供了有益借鉴。它表明,中国科技企业不仅有能力在本土市场取得领先,也有实力在全球市场与国际巨头竞争。然而,要真正成为“一张世界人的世界地图”,高德地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需要不断优化产品体验,积累海外用户数据,同时也要注意遵守各国法律法规,尊重当地文化和用户习惯。

高德地图的国际化之路,是中国科技企业走向世界的缩影。它既展示了中国科技的实力,也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高德地图这样的中国科技产品,在全球市场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