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玩具箱”,百看不厌,都藏了哪些稀罕宝贝?

发布时间:2024-09-03

Image

乾隆皇帝的“玩具箱”里究竟藏了哪些稀罕宝贝?这个被称为“多宝格”的神秘盒子,不仅是一件精巧的工艺品,更是乾隆皇帝收藏爱好的缩影。

多宝格,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收藏多种珍宝的盒子。它通常由紫檀、黄花梨等名贵木材制成,内部设计巧妙,可以放置数十件大小不一的珍玩。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清乾隆紫檀云龙纹多宝格方盒,长30.5厘米,宽30.3厘米,高16.5厘米,却能容纳47件珍玩,令人叹为观止。

乾隆皇帝对多宝格的喜爱可谓到了痴迷的程度。据《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清文件》记载,乾隆九年时,皇帝甚至要求造办处每隔五天就要将尚未完成的多宝格拿给他看。有一次,因为装玉器的抽屉正在糊里子,工匠们希望宽限几天再呈上,这个请求竟被迫不及待的乾隆皇帝拒绝了。这种对收藏品的执着,可见一斑。

那么,乾隆皇帝的“玩具箱”里究竟藏了哪些宝贝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首先是乾隆御宝“交龙”钮和田青玉玺。这枚玉玺采用上等和田青玉制成,龙钮雕刻栩栩如生,彰显了乾隆皇帝的尊贵身份。

其次是乾隆御制紫檀木雕八宝云蝠纹“水波云龙”宝座。这件宝座不仅用料考究,雕刻更是精美绝伦,将云龙纹饰与八宝图案完美结合,体现了乾隆时期工艺的巅峰水平。

再有是乾隆御制王献之《中秋帖》《洛神赋》玉版。这是一件将书法艺术与玉雕工艺完美结合的杰作,展现了乾隆皇帝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明宣德梵文出戟盖罐。这件瓷器高28.7厘米,口径19.7厘米,盖口径22厘米,底径24.7厘米,造型独特,罐身上有八个突出的方块,是明清时期瓷器中的孤例。罐身上写有梵文字母和密咒真言,是佛教文化的象征。这件瓷器不仅是艺术品,更是一件法器,体现了乾隆皇帝对宗教艺术的欣赏。

乾隆皇帝的收藏爱好不仅体现在这些珍玩上,更体现在他对文化艺术的推动上。在他的支持下,清朝的艺术创作和制作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无论是瓷器、木器、玉器还是漆器,乾隆时期流传下来的精品都极为丰富。

多宝格作为“皇帝的玩具箱”,其独特魅力不仅在于收藏的珍宝,更在于其精巧的设计。它就像一个谜题,每一次开阖都可能带来新的惊喜。正如清代画师所绘的《乾隆帝是一是二图轴》中展现的那样,乾隆皇帝在鉴赏古物珍玩时,不仅是欣赏其价值,更是在享受探索的乐趣。

乾隆皇帝的“玩具箱”,不仅是一个收藏珍宝的容器,更是一个展现皇帝品味和时代艺术成就的窗口。它让我们得以一窥这位“十全老人”的内心世界,感受他对文化艺术的热爱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