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让刘亚楼当空军司令,刘亚楼不同意,老领导一句话令他同意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1949年5月,新中国成立前夕, 毛泽东找到刘亚楼,希望他担任即将组建的空军司令员。 面对这一重任,刘亚楼起初感到犹豫。他向毛主席表示:“我是个陆军干部,对空军一窍不通,恐怕难以胜任。”毛主席微笑着回答:“你是个聪明人,一定能学会的。再说,我们国家现在急需建立自己的空军,你是最合适的人选。”

刘亚楼最终接受了这一任命 ,但他提出了一个条件:“我需要去苏联学习一段时间,了解他们的空军建设和作战经验。”毛主席欣然同意,并亲自安排刘亚楼率领代表团赴苏联谈判。经过艰苦的谈判,双方最终达成协议: 苏联将帮助中国创办6所航校,提供434架飞机和878名专家 ,计划每年培养350至400名飞行员。

回国后,刘亚楼立即着手组建空军。1949年10月25日,他被正式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首任司令员。11月11日,空军司令部在北京正式成立。 刘亚楼提出“从空战中锻炼、在战斗中成长”的指导方针 ,认为新成立的解放军空军虽然没有经验,但也要勇于与世界第一的空军主动作战,方可得到锻炼。

在刘亚楼的领导下,中国空军迅速成长。1950年6月,空军首支部队第四混成旅在南京成立。同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入朝参战,在朝鲜战场上锻炼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飞行员,包括日后成为空军司令员的王海。

刘亚楼不仅注重空军的实战训练,还十分重视空军的长远发展。他总结制定了“一域多层四四制”的航空部队战术原则,提出了“稳步前进、完成计划、提高质量、保证安全”的飞行训练方针。在他的主持下,空军编写了首批各种条令、条例、教材、操典和训练大纲,并先后建立了29所院校,为空军培养了大量人才。

刘亚楼与毛主席之间有着深厚的革命友谊。 1965年, 刘亚楼因积劳成疾,在上海不幸去世,享年55岁。 毛主席得知消息后,悲痛地说:“亚楼同志,你没能等到我先去见马克思,你就先走了。”这句话道出了两位革命战友之间的情深意重。

刘亚楼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对中国空军发展的贡献却是巨大的。他不仅成功组建了新中国的第一支空军,还为这支年轻的空中力量指明了发展方向。今天,当我们看到中国空军在蓝天上翱翔时,不应忘记刘亚楼这位开国元勋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