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几场大雪让纯电车主彻底醒悟:原来插混才香,续航非常重要

发布时间:2024-09-19

Image

北方几场大雪过后,纯电动车车主们纷纷感叹:“原来插混才香,续航真的很重要!”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电动汽车在极端天气下的性能短板,以及消费者对汽车技术的重新审视。

美国汽车协会(AAA)的一项研究显示,当温度降至零下6摄氏度时,电动汽车的平均续航能力会减少41%。这意味着一辆标称续航500公里的电动车,在寒冷天气下可能只能行驶不到300公里。更糟糕的是,为了保持车内温暖而开启空调,会进一步加剧电池电量的消耗。有车主反映,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天气里,仅电池预热和融雪功能就要耗掉50%以上的电量。

这种续航里程的大幅缩水,不仅影响了日常使用,更让许多车主在长途出行时望而却步。一位四川的电动车车主就抱怨道:“我平时跑长途,冬天往雅安走,必须得开暖风。就算在成都市内,不开空调也冷。但是一旦开空调,1小时就得耗4度电。热风可比夏天的冷风更费电,续航里程掉一半都正常。”

相比之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在寒冷天气下的表现要好得多。PHEV结合了电动车和燃油车的优势,既能享受电动驱动的低噪音和平顺性,又不用担心续航里程。即使在极端寒冷的条件下,PHEV也能依靠内燃机来保证动力输出和取暖需求,避免了纯电动车因电池性能下降而带来的困扰。

一位东北地区的PHEV车主表示:“现在看来,购买新能源车选择混动车型还是比较合适。只要有私人充电桩,基本就不用考虑充电问题,在城区随便跑,晚上充一次电只需几块钱,可以出去跑一整天。”这种使用体验,无疑比纯电动车在寒冷天气下的表现要更加从容。

然而,PHEV也并非完美无缺。它的车体构造更为复杂,造价也比纯电动车和传统燃油车更高。此外,目前的混动方案和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正如伊维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辉所言:“消费者选择混动,只是让电动汽车没电时还可以当油车开,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电动汽车的续航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汽车厂商们也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在今年7月的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他们已经开发出全新的电解液材料,在-20℃的极寒条件下可以将电池充电效率提高50%。这无疑为电动汽车在寒冷天气下的表现带来了新的希望。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选择新能源汽车时,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日常使用需求以及个人偏好。对于冬季异常寒冷的北方地区,PHEV确实是一个更稳妥的选择。但长远来看,解决电动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问题,仍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电动汽车将能够更好地应对极端天气的挑战。在此之前,消费者在选购新能源汽车时,不妨多考虑一下自己的实际使用场景,做出更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