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8
华为在2021年面临美国全面封锁和全球新冠疫情等多重挑战,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8.6%。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华为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适应能力。这种能力的背后,离不开华为持续的管理提升。本文将深入探讨华为管理体系建设的4大举措和15项关键任务,揭示其如何通过创新管理实践应对挑战,保持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华为坚定追求“让HUAWEI成为ICT行业高质量代名词”的目标,深化建设基于ISO 9000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具体而言,华为通过以下三项关键任务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提升全员质量意识和能力。华为持续开展管理者质量赋能、质量大会等活动,通过质量奖评选和内外部审核评估,营造质量文化氛围,激发全员质量责任感和荣誉感。
将质量要求构筑在流程中,实现全过程质量管理。华为将质量标准融入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确保质量要求得到严格执行。
推动质量管理的全价值链延伸。华为聚焦客户价值与体验,将质量管理延伸到供应链上下游,构建数据驱动的质量感知和度量平台。
面对复杂的全球环境,华为强化建设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BCM),采取多项关键举措:
在研发和采购领域,华为坚持全球化和多元化的供应策略,在新产品设计阶段就考虑多元化供应方案,避免独家供应或单一地区供应风险。
在制造供应和备件储备领域,华为坚持自制与外包并重,与多家电子制造服务商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形成相互备份的供应能力。在全球建立多个供应中心,确保整机制造供应能力的相互备份。
华为还建立了全生命周期备件储备机制,在产品停产前滚动储备备件,在产品停产后再一次性做足备件储备,确保客户现网设备运行的连续性。
面对新的内外形势,华为持续推进管理变革,以“多打粮食,增加土地肥力”为目标,采取多项关键举措:
数字化支撑业务连续。华为积极跟进和完善数据保护业务规则,构建数据安全策略中心,实现内部数据全链路安全可视。通过超大范围、超快速的数据联接,主动应对风险,保障业务连续。
构建新型业务体系和数字化平台。华为在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终端业务和供应链等领域,持续加强数字化建设与运营,提升业务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持续开展软件工程能力提升变革。华为发布可信能力框架V2.0,包含10大领域110个子能力项,提升软件工程能力,打造可信高质量的产品。
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从职能管理到业务伙伴的转变,形成了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其关键举措包括:
以战略业务为导向,具有规划性、前瞻性、牵引性,在组织、人才、激励、文化等维度实现战略落地。
基于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的价值管理循环,形成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循环,以奋斗者为本,激发组织活力。
通过“三支柱”模式(HRBP、HRCOE、HRSSC),将人力资源工作者专业化分工,更好地支撑业务战略。
华为的管理体系建设不仅帮助其在困境中保持了竞争力,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其质量管理、业务连续性管理、数字化转型和组织人才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值得其他企业借鉴。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需要像华为一样,持续优化管理体系,增强应对挑战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