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战区总医院源流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29年成立的中央模范军医院。 当时,这所医院主要负责收容伤兵,拥有300张病床和X线机等先进医疗设备。 1930年,它被更名为中央医院,成为南京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医疗机构 ,专门为政府高级军政人员提供医疗服务。

抗日战争期间,中央医院经历了多次迁徙。 1941年,它迁至重庆,并在此期间作为国立上海医学院的附属教学医院。战后,重庆中央医院的一部分迁回南京,与原汪精卫政权的中央医院合并。这一时期,中央医院逐渐演变为今天的东部战区总医院。

1949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央医院被接管并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医院。 此后,它经历了多次更名,包括华东军区总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等。1986年,它正式定名为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并成为第二军医大学的教学医院。

在这一过程中,医院不断扩大其医疗和科研能力。1978年,它被定为全军肿瘤专科中心。1993年,南京大学与医院签订合作协议,使其成为南京大学医学院的附属医院。这一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2016年,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深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转隶无锡联勤保障中心,并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总医院。 两年后,即2018年,医院再次迎来重大变革。这次,它与原第八十一医院、第八十二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合并,重组为现在的东部战区总医院。

重组后的东部战区总医院形成了“一院四区多点”的新格局。它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医疗和科研实力,还通过整合资源进一步增强了服务能力。目前,医院拥有34个国家、军队和江苏省重点学科以上科室,包括1个国家临床医学中心和2个国家重点学科。

从最初的中央模范军医院到今天的东部战区总医院,这所医疗机构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的沧桑巨变。它的每一次更名和重组,都反映了中国军队医疗体系的演进,以及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如今,作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继续为保障军人健康、服务地方群众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