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患了关节炎,不能滥用“消炎药”,膝盖痛要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4-09-16

Image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关节炎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据统计,全球约有5.28亿人患有骨关节炎,其中约73%的患者年龄在55岁以上。在中国,50岁以上人群中,80%的人在X射线下可见骨关节炎改变。面对这一普遍而又棘手的健康问题,老年人该如何应对?

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依赖于药物,尤其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然而,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可能会带来胃肠道不适、心血管问题等副作用。更重要的是,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症状,无法阻止疾病进展。因此,近年来,非药物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

物理治疗是骨关节炎非药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美国梅奥诊所的建议,物理治疗师可以指导患者进行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增加灵活性的运动。例如,患者可以在理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股四头肌的肌力训练。研究表明,这种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肌力和耐力,减轻疼痛,并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除了专业指导的物理治疗,老年人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老年人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或水中有氧运动。这些低冲击力的运动不仅可以增强肌肉,还能润滑关节,为关节提供必要的营养和氧气。

值得注意的是,运动并非越多越好。老年人在运动时应倾听身体的声音,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关节损伤。同时,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也很重要。例如,游泳和水中行走对关节的冲击力较小,是骨关节炎患者的理想选择。

除了运动,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非药物治疗的重要一环。控制体重是其中的关键。每减轻1公斤体重,就能为膝盖减轻5公斤的压力。有研究显示,减轻10%的体重可以将关节炎疼痛减少一半。此外,戒烟也能显著降低患骨关节炎的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还应注意保护关节。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长时间站立或坐着。上下楼梯时可以使用扶手,减轻对膝关节的压力。选择合适的鞋子也很重要,应选择具有良好支撑性和缓冲性的鞋子。

非药物治疗方法的优势在于它们不仅能缓解症状,还能延缓疾病进展,保护关节功能。更重要的是,这些方法副作用小,适合长期坚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非药物治疗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患者持之以恒。正如一位骨科专家所说:“骨关节炎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延缓疾病的进展,保护关节功能。所以患者切忌只图一时止痛快,疼痛缓解后仍要坚持使用改善病情药物和软骨保护剂。”

总的来说,面对骨关节炎这一常见而又棘手的健康问题,老年人不应仅仅依赖药物治疗。通过积极采取物理治疗、运动疗法、饮食调整等非药物方法,辅以必要的生活方式改变,老年人完全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毕竟,健康的关节不仅能让我们走得更远,还能让我们活得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