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最古老书院之一,省文物保护单位,广东东山书院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在梅州市区周溪水与梅江交汇处,一座古朴典雅的书院静静地矗立在状元桥畔。这就是有着近300年历史的东山书院,也是当代全国重点名校广东梅县东山中学的前身。

东山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 ,由当时的嘉应州知州王者辅倡建。 书院坐东朝西,占地1642平方米 ,由大门楼、前堂、中堂、后进组成,是典型的“三进两横”建筑结构。整个书院以魁星阁为中轴对称,具有客家方形围龙屋的结构,被誉为研究客家古代书院式建筑及其教育制度的活化石。

作为清代梅州最高学府, 东山书院在梅州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书院创办当年,便有学生钟许考上国子监 ,王者辅为之题写“初步云梯”匾额,至今仍高悬于书院正堂。在随后的岁月里,东山书院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包括100多名进士和700多位举人,成为古代梅州文教兴盛的缩影。

东山书院不仅在科举时代成绩斐然,在近代教育转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清末新政时期,晚清著名外交官、维新思想家 黄遵宪在东山书院创办了“东山初级师范学堂” ,这是梅州兴办的第一所师范学校,也是近代中国最早创办的民办师范学校之一。黄遵宪主张“以新学求切用,以专门定趋向,以分科求促进,以自治为精神”,为梅州培养了大量教育人才,推动了梅州教育的近代化进程。

东山书院还与许多杰出人物有着密切联系。1913年至1915年, 叶剑英在东山书院度过了青少年时期的求学时光 。他在此阅读进步报刊,确立了求学报国的宏愿,并成为东山中学学生自治会的首任会长。1925年,时任东征军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亲临东山中学作关于中国革命问题的演讲,激励学生“要团结起来争取独立自主”。

如今, 东山书院已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和全省重点打造的广东十大岭南书院之一。它不仅是一个文物保护单位,更是一个公共文化平台和城市文化客厅。书院全年无休地对市民游客免费开放,成为集学习、交流、培训、收藏、展陈、科普、文创和手作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文化活动空间。

东山书院的现代转型,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书院积极探索打造一系列书院活动品牌,围绕“立志、立德、立功、立言”等主题,开设红色讲堂、道德讲堂、客商讲堂、名家讲堂,组织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市民、游客在此领略更优质的文化服务。

从古代书院到现代文化空间,东山书院见证了梅州教育的发展历程,也成为了客家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记录着梅州乃至广东教育史上的重要篇章。在新时代,东山书院将继续发挥其文化传承和教育创新的功能,为岭南文化的传承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