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6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突发且致命的疾病 ,每年夺去无数人的生命。面对这种紧急情况,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至关重要。 心肺复苏术(CPR)就是一项可以挽救生命的急救技能。
CPR的基本步骤包括:检查患者意识、呼叫急救服务、进行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美国心脏协会建议首先进行胸外按压,而非人工呼吸。 这是因为心源性心脏骤停发生后,机体仍有一定氧气储备,而胸外按压可以立即为心脏和大脑提供血液供应。
高质量的CPR至关重要。研究显示, 按压深度在40.3~55.3毫米之间时,患者的生存率最高 ,按压深度45.6毫米为生存率峰值。按压频率应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次。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老年患者,虽然骨质疏松可能导致并发症,但不应因此降低按压深度,以免影响按压质量和救治成功率。
近年来,CPR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例如, 仅胸外按压CPR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比传统CPR(包括按压和人工呼吸)更有效。 一项对13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观察研究发现,仅胸外按压CPR组的神经功能满意的1个月生存率更高。
在实施CPR时,还有一些重要事项需要注意。首先,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开始进行CPR。其次,如果条件允许,应尽快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研究显示, 每延迟1分钟使用AED,患者的存活率就会下降7-8% 。
最后,要强调的是,CPR是一项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救命技能。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超过54万人死于心脏骤停,但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不到1%。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技能,对于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掌握CPR,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身边人的安全。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构建一个更安全、更有爱心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