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6
1991年7月30日,上海浦东陆家嘴的一片空地上,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正式破土动工。这座高468米的摩天大楼,不仅是当时中国最高的建筑,更是上海乃至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东方明珠塔的建设源于1983年上海市广播事业局提出的新建400米以上电视塔的构想。随着上海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原有的上海电视塔已无法满足信号覆盖的需求。1987年,国家计委批准了上海市关于建造450米电视塔的立项申请,为东方明珠塔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然而,资金问题一度成为项目推进的拦路虎。在上海市广播电视局的提议下,上海市政府决定将广播电视塔转型为股份有限公司,并推动其上市公开募股。1992年5月,上海东方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通过发行股票筹集了4.1亿元建设资金,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保障。
东方明珠塔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句“大珠小珠落玉盘”。11个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球体串联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形态。塔身由三根直径9米的擎天立柱支撑,最底层的球体直径达50米,位于100米高空,主要用于观光。中球体设有空中客房,上球体则位于250米至341米区间,设有旋转餐厅和太空舱。
1995年5月1日,东方明珠塔正式对外开放。它不仅承担着广播电视信号发射的功能,还集观光、餐饮、购物、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迅速成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和旅游热点。据统计,东方明珠塔每年接待游客超过280万人次,成为上海十大新景观之一。
作为上海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东方明珠塔在上海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改善了上海的广播电视信号覆盖,还推动了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塔内的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展示馆,生动展现了上海自开埠以来的城市变迁,成为了解上海历史的重要窗口。
随着时代的发展,东方明珠塔的功能也在不断拓展。2009年5月1日,位于259米高的悬空观光廊“凌霄步道”正式开放,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观景体验。与此同时,东方明珠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也在积极探索媒体融合的新路径,打造了覆盖有线电视、IPTV、OTT、手机移动端等全渠道、全终端的视频集成与分发平台。
从最初的广播电视塔,到如今的综合性文化地标,东方明珠塔见证了上海乃至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它不仅是上海的地标,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发展成就和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