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8
中医理论中,血小板的功能与“脾统血”密切相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血液病科主治医师李玲指出,血小板减少患者在夏季更应注重调理身体,以维持气血平衡,预防出血。她建议,患者应以补血养血为主,滋阴凉血为辅,适当食用富含铁、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
在中医看来,血小板减少的主要病理机制是肝肾不足、气血两虚。因此,具有滋补肝肾作用的食物如骨髓、猪肝、羊肉、海参等,以及具有益气养血作用的食物如大枣、龙眼、花生衣、菠菜等,都对提升血小板数量有帮助。
具体来说,以下几种食物值得特别关注:
花生衣:中医认为花生衣有止血作用。李玲建议,可以用花生衣煮水,或者将炒熟的花生衣打碎成面,每次服用3到5克。
鳖甲:中医认为鳖甲有很强的升血小板作用。可以炖服鳖甲汤来调理。
海参:海参可以清蒸或炖汤喝,对提升血小板有帮助。
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和鱼类,这些食物不仅富含蛋白质,还含有其他对血小板生成有益的营养素。
此外,还有一些特定的食谱也被推荐用于提升血小板:
花生米衣500克,红枣500克,加糖适量,分10天服完,连续服用。
猪蹄1只,红枣20枚,加水共炖至极烂,每日1次,吃肉饮汤。
藕节250克,水煎至稠,再入大枣1000克,煎至熟,去藕节,吃大枣,每次10枚,每天2
3次,连服2
3个月。
猪肘1000克,冰糖150克,红枣1000克。先将刮洗干净的猪肘放入锅内煮开,捞去浮沫;另起锅下猪肘翻炒呈红色,将红枣及冰糖放入,加汤用微火煨烂、汁浓即成,分次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食物和食谱有助于提升血小板,但并不能完全替代正规的医疗治疗。血小板减少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药物治疗和饮食调理,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中医理论为提升血小板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通过日常饮食调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改善血小板减少的症状。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血小板减少可能是一些严重疾病的表现,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等,因此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