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的漳州中山公园:传承历史的绿洲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漳州中山公园,这座始建于1918年的城市绿洲 ,见证了百年来漳州的沧桑巨变,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作为国内最早的中山公园之一,它不仅是漳州人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更是一座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

公园的前身是漳州府治的衙门所在地 ,始建于唐代,历经千年沧桑。1919年,这里被改造成漳州第一座现代园林公园。公园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内有众多历史遗迹和纪念物,每一处都诉说着动人的历史故事。

府衙旧址是公园内最引人注目的历史遗迹之一 。这里曾是漳州的政治中心,千余年来一直是州、路、府署所在地。宋绍熙元年(1190年),朱熹知漳州时,这里被称为“紫阳古署”。如今,虽然府衙已不复存在,但残留的旧墙仍可见当年的雄伟气势。

仰文楼,俗称梳妆楼 ,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是太守眷属的住所。1932年,这里成为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的旧址。东路军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和省委特派员邓子恢曾在此召开会议,宣布成立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为漳州的革命斗争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山纪念亭则是公园内最具象征意义的建筑 。民国8年(1919年),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在此立《漳州公园记》碑。民国16年(1927年),北伐军废除陈炯明碑文,代之以何应钦所撰的《漳州中山公园记》和孙中山的《总理遗训》。这座亭子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时刻,是中山公园历史变迁的见证。

除了这些历史遗迹,公园内的自然景观同样令人陶醉。 七星池位于府衙后方 ,呈半月形,占地1530平方米,池壁悉砌板石,保存完好。宋嘉定年间,知府赵汝譡在此筑君子亭,并凿池纪念朱熹。历经千年,七星池依然静静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如今的中山公园,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现代城市生活的绿洲。公园内古树参天,四季花开,三角梅、紫荆、椰林与红墙黛瓦的闽南建筑相得益彰。人们在这里散步、健身、泡茶聊天,享受着难得的宁静与惬意。

漳州中山公园,这座百年老园,见证了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新中国成立的风云变幻。它不仅是漳州历史的缩影,更是这座城市精神的象征。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我们更应该珍惜和保护这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绿洲,让它继续见证漳州的未来,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