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口服小分子GLP-1RA、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齐亮相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国产GLP-1药物研发再传捷报。近日,一品红药业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APH01727片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即将开展临床试验。与此同时,恒瑞医药的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HRS9531在肥胖患者中的二期临床研究也取得积极结果。这些进展标志着国产GLP-1药物正在加速追赶国际领先水平。

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是一种由肠道L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食欲等作用,在糖尿病和肥胖治疗领域具有巨大潜力。目前全球已上市10款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其中8款为创新药。在中国,已有7款GLP-1RA获批上市,包括司美格鲁肽、度拉糖肽等。

国产GLP-1药物的研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除了上述提到的一品红和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甘李药业、华东医药等多家企业也纷纷布局GLP-1领域。信达生物的GLP-1/GCGR双重激动剂玛仕度肽已进入三期临床研究,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甘李药业的长效GLP-1RA GZR18在二期临床中展现出显著的减重效果。华东医药则布局了利拉鲁肽类似药和多款GLP-1创新药。

国产GLP-1药物的临床数据令人鼓舞。恒瑞医药的HRS9531在二期临床中,6mg剂量组24周内平均减重达到16.8%,显著优于安慰剂组。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在二期临床中,9mg剂量组24周体重较基线下降18.6%,接近国际领先药物的水平。这些数据表明,国产GLP-1药物在疗效上已经能够与国际领先产品媲美。

然而,国产GLP-1药物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首先是专利悬崖问题。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在中国的专利将于2026年到期,这为国内企业布局类似药提供了机会,但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目前已有20多家国内企业布局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竞争异常激烈。

其次是市场竞争压力。在全球范围内,GLP-1药物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期,预计到2030年全球减重市场处方药规模将突破770亿美元。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国内外药企都在加大研发投入,竞争日趋白热化。

尽管面临挑战,国产GLP-1药物的研发前景依然光明。随着国内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临床数据的积累,国产GLP-1药物有望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特别是在口服制剂和多靶点激动剂方面,国产药物展现出独特优势。例如,恒瑞医药的HRS-7535是一种新型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有望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治疗选择。

展望未来,国产GLP-1药物的研发将呈现多元化趋势。除了传统的糖尿病和肥胖适应症,GLP-1药物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阿尔茨海默症等领域的潜力也正在被挖掘。随着更多国产GLP-1药物获批上市,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