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来一针,就能提高免疫力?

发布时间:2024-09-19

Image

疫苗真的能通过一针提高免疫力吗?答案是肯定的,但这个过程远比想象中复杂。疫苗通过模拟病毒感染,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而在真正遇到病毒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然而,要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往往需要多次接种和一定的时间。

疫苗如何增强人体免疫力

疫苗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灭活或减毒的病毒、病毒的一部分(如蛋白质或基因片段),或者能够激发免疫反应的其他物质。当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这样,当真正的病毒入侵时,免疫系统就能迅速识别并消灭它。

以COVID-19疫苗为例,辉瑞和莫德纳的mRNA疫苗通过注射含有病毒刺突蛋白基因的mRNA,让人体细胞产生刺突蛋白,从而激发免疫反应。而强生公司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则是利用经过改造的腺病毒携带刺突蛋白基因进入人体细胞,达到相同的目的。

疫苗接种的科学原理与实践

疫苗接种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以COVID-19疫苗为例,大多数疫苗需要接种两剂或三剂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例如,辉瑞疫苗推荐的接种间隔是21天,而莫德纳疫苗是28天。这种间隔是为了让免疫系统有足够的时间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

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癌症患者、器官移植后服用免疫抑制药物的患者,可能需要额外的剂量来确保充分的保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这类人群在完成基础接种后,还需要接种额外的加强针。

疫苗接种常见误区与事实真相

尽管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仍存在一些误解。例如,有人担心疫苗会导致疾病本身。事实上,所有获得批准的疫苗都不含能够引起疾病的活病毒。以COVID-19疫苗为例,它们不含完整的SARS-CoV-2病毒,因此不可能通过接种疫苗感染COVID-19。

另一个常见误解是,接种疫苗后就不会再感染病毒。实际上,疫苗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感染风险和减轻症状严重程度。接种疫苗后,仍有可能感染病毒,但通常症状会较轻,且更不容易发展成重症。

疫苗接种后的正常反应与应对

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到中度的副作用,这是正常的免疫反应。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疼痛、发热、疲劳、头痛、肌肉疼痛、发冷和腹泻。这些症状通常会在几天内自行消失。

如果出现持续三天以上的副作用,或者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等症状,应及时联系医疗人员。值得注意的是,严重过敏反应非常罕见,发生率约为每百万剂接种1-2例。

疫苗接种是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疾病侵害的重要手段。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来说,接种疫苗尤为重要。通过了解疫苗的工作原理和接种指南,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强大的医疗工具,为个人和公共卫生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