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峡中的“榆溪胜地”

发布时间:2024-09-02

Image

Image

红石峡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北郊,距市区约5公里。这里山皆红石,环列若屏幛,落日照之如霞起,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胜景”。在红石峡的众多景点中,“榆溪胜地”摩崖石刻尤为引人注目,不仅因其书法艺术价值,更因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榆溪胜地”四个大字,是清光绪年间由湖南湘阴人左宗棠应其部将刘厚基的邀请特意题写的。左宗棠是晚清名将,曾任陕甘总督,对西北边防和开发做出过重要贡献。他在榆林期间,被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所吸引,欣然挥毫留下了这幅珍贵的题刻。这幅题刻不仅是红石峡辉煌历史的见证,更是刘厚基等爱国将领保家卫国、振兴中华豪情壮志的体现。

红石峡之所以能吸引如此多的历史名人留下墨宝,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榆林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地带,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和多民族贸易交往的要塞。红石峡作为明长城的重要关口,自然成为文人墨客抒发边塞豪情的绝佳之地。据统计,红石峡东西石壁上的摩崖石刻多达160余处,字大者约6米,小者寸许,篆、隶、楷、行、草齐全,更有少见的蒙文石刻。

这些石刻内容丰富,既有反映榆林“九边重镇”地位的“大漠金汤”、“长天铁垛”等,也有赞颂红石峡美景的“天外奇峰”、“蓬莱仙岛”等。更有如抗日将领马占山驻榆时亲笔写的“还我河山”等,抒发了爱国志士誓保国土、振兴中华的豪情壮志。这些石刻不仅是红石峡的宝贵文化遗产,更是研究陕北历史、文化和书法艺术的重要资料。

红石峡不仅以其摩崖石刻闻名,其自然景观同样令人叹为观止。峡谷内榆溪河奔腾,两岸杨柳成荫,飞湍电转,红影外浮。正如明人傅津在《游红石峡》诗中所赞:“绿水穿红峡,青山卧白云。潭深鱼自乐,沙阔鸟成群。”这种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使得红石峡成为名副其实的“榆溪胜地”。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红石峡的摩崖石刻也面临着风化侵蚀的威胁。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榆林市长城保护中心正在制定保护方案,计划借鉴敦煌莫高窟的保护经验,对红石峡东西两崖的摩崖石刻进行科学保护。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责任。

红石峡,这座集自然奇观与人文瑰宝于一体的“塞上碑林”,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学者。它不仅是一处旅游胜地,更是一座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诉说着陕北大地的沧桑巨变和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