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老师大班数学教案《看图编加法应用题》

发布时间:2024-09-19

Image

大班幼儿正处于数学思维发展的关键期,而“看图编加法应用题”是这一阶段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它不仅要求幼儿具备一定的数学运算能力,更需要他们能够理解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采用以下步骤来引导幼儿学习:

首先,复习数的组成。例如,教师会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复习5的组成:“小朋友我问你,5可以分成1和几?”这样的互动不仅能巩固幼儿的数学知识,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接着,教师会引导幼儿看图编加法应用题。以“盒子里有3块糖果,又拿来了2块糖果,一共有几块糖果呢?”为例,教师会先让幼儿观察图片,然后引导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图中的情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特别强调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必须讲一件事情,有两个已知条件,最后提出一个问题。这种结构化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幼儿理解应用题的本质。

在幼儿掌握了基本结构后,教师会进一步引导他们看算式编应用题。例如,给定算式“3+2=5”,让幼儿根据这个算式编出相应的应用题。这个过程不仅能加深幼儿对加法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编题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幼儿思考:“盒子里的糖果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为什么用加法?”这样的提问能帮助幼儿建立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编题和列算式的过程中,教师会鼓励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对他们的语言发展非常有帮助。

  3. 注重个体差异。教师发现,有些幼儿甚至不会问问题,直接给出答案。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给予更多的指导和练习机会,帮助这些幼儿逐步掌握编题的技巧。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幼儿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加法运算,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这种能力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看图编加法应用题”虽然对大班幼儿来说是一个挑战,但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幼儿完全有能力掌握这项技能。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获得了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他们未来学习和发展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