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上百遍《光辉岁月》你真的听懂了吗?

发布时间:2024-09-03

Image

1990年2月11日,南非黑人领袖纳尔逊·曼德拉在经历了27年的牢狱之灾后终于重获自由。这一历史性时刻不仅改变了南非的命运,也激发了一位远在香港的音乐人创作出了一首传世之作——《光辉岁月》。

Beyond乐队的灵魂人物黄家驹在得知曼德拉获释的消息后深受触动。他被曼德拉为自由和平等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深深打动,决定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敬意。1990年8月,黄家驹随香港电台“爱心第一旅”远赴巴布亚新几内亚,亲眼目睹了战争给当地人民带来的苦难。这段经历更加坚定了他创作一首歌颂自由和平的歌曲的决心。

《光辉岁月》的歌词充满了对曼德拉的敬仰之情:“钟声响起归家的讯号,在他生命里,仿佛带点唏嘘,黑色肌肤给他的意义,是一生奉献,肤色斗争中。”这几句歌词生动地描绘了曼德拉出狱时的场景,同时也道出了曼德拉为反对种族隔离制度而奋斗终生的伟大精神。

然而,《光辉岁月》的意义远不止于此。这首歌更深层次地探讨了自由、平等和坚持的主题。“年月把拥有变做失去,疲倦的双眼带着期望,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这些歌词不仅描述了曼德拉的个人经历,也反映了人类追求自由和平等的普遍愿望。

黄家驹在创作这首歌时,也把自己对音乐的执着和对理想的坚持融入其中。他曾说:“我很佩服曼德拉,20多年的牢狱,不知他怎样耐过这段孤独岁月,但我知道一定有坚强的信念支撑他。在香港做音乐,做乐队很难,很孤独,这条路注定是long way without friends(没有朋友的漫漫长路),我这辈子不会转行去干别的,就是做音乐了,我亦相信人定胜天的,终将有那一天……”

《光辉岁月》的影响力超越了音乐本身。据报道,曾经有中国外交官员将这首歌的歌词念给曼德拉听,他听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这充分说明了这首歌所传达的精神力量跨越了文化和国界。

时至今日,《光辉岁月》依然是一首鼓舞人心的歌曲。它提醒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挑战,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为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正如歌词中所说:“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这首歌鼓励每个人都要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相信自己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光辉岁月。

《光辉岁月》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不仅因为它是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更因为它承载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它既是黄家驹对曼德拉的致敬,也是他对自由、平等和坚持的颂歌。这首歌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光辉岁月不是来自外部的荣耀,而是源于内心的信念和不懈的奋斗。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有信念,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光辉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