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9
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过量摄入维生素D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健康风险。那么,维生素D到底该怎么补?补多少才合适?
维生素D过量摄入的风险不容忽视。根据美国梅奥诊所的研究, 连续几个月每天服用60000国际单位(IU)的维生素D可能会引起中毒。 这种情况下,血液中的钙质会异常堆积,导致恶心、呕吐、虚弱和尿频等症状。更严重的是,维生素D中毒还可能引发骨痛和肾脏问题,如钙结石的形成。
那么,为什么维生素D如此重要?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人体吸收钙质,从而维持骨骼健康。此外,它还参与调节细胞功能,具有抗炎、抗氧化和神经保护特性,对免疫健康、肌肉功能和脑细胞活性都有影响。然而,人体很难从日常饮食中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因为这种维生素在天然食物中含量较少。
鉴于维生素D的重要性,很多人选择服用补充剂。但专家提醒,维生素D并非补得越多越好。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王琛指出, 长期大量摄入维生素D可能会导致血钙升高,甚至引起部分器官钙化。
那么,如何正确补充维生素D呢?首先,我们应该尽量从食物中获取维生素D。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三文鱼、鲭鱼、沙丁鱼等多脂鱼类,以及强化牛奶和麦片。其次,适度晒太阳也是获取维生素D的好方法。英国公共卫生署建议,3月至10月间,人们只需要在户外稍微待一会儿,露出手和前臂,就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
对于确实需要服用补充剂的人群,建议在营养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美国梅奥诊所建议,12个月以下的儿童每天维生素D的推荐摄入量为400国际单位(IU),1-70岁者为600 IU,70岁以上者为800 IU。值得注意的是, 每天摄入超过4000 IU的维生素D可能会带来健康风险。
最后,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可能影响维生素D吸收的因素。例如,防晒霜虽然对预防皮肤癌很重要,但也会减少维生素D的生成。此外,某些药物如抗惊厥药和胆固醇药物可能会影响维生素D的代谢。
总的来说,维生素D对健康至关重要,但过量摄入同样有害。我们应该通过均衡饮食、适度晒太阳和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补充剂来维持体内维生素D的平衡。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保持维生素D水平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