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条约》规定5座城市辟为通商口岸,现在发展得怎样

发布时间:2024-09-02

Image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辟为通商口岸。这五个城市,作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窗口,在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从被迫开放到主动开放的历史变迁,成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

广州作为清朝唯一的进出口贸易中心,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成为世界闻名的大港。《南京条约》签订后,广州虽然失去了贸易垄断地位,但凭借其深厚的商贸底蕴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迅速转型为现代化大都市。如今,广州不仅是广东省的省会,更是全球权威机构GaWC评选的世界一线城市之一。2019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约6.3亿吨,位列全球十大港口之一;同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628.60亿元。

福州作为东南沿海的大城市,自古就是重要的贸易港口。《南京条约》签订后,福州港的对外贸易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后,福州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2018年,福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79亿吨,跻身全球百大港口之列;同年,福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856.81亿元。

厦门在《南京条约》签订后,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通商口岸。改革开放后,厦门成为中国首批经济特区之一,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如今,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球第14位,2018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17亿吨;同年,厦门地区生产总值为4791.41亿元。

宁波作为中国大运河的南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始发港,自古就是重要的商贸中心。《南京条约》签订后,宁波的对外贸易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后,宁波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和制造业。如今,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一,2019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1.19亿吨,连续十一年位居世界第一;同年,宁波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985.1亿元。

上海在《南京条约》签订时仅是一个小县城,但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迅速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改革开放后,上海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大力发展金融、贸易、航运等现代服务业。如今,上海港货物吞吐量世界排名第二,2016年完成货物吞吐量7.02亿吨;2019年,上海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155.32亿元,成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

这五个城市的发展历程表明,开放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被迫开放到主动开放,这五个城市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更为中国其他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经验。它们的成功经验包括: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发展机遇;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注重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国内外投资等。

展望未来,这五个城市将继续发挥其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为中国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和更高质量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从被迫开放到主动开放,这五个城市的发展历程,正是中国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开放的缩影,彰显了中国坚持对外开放、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