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8
职工养老保险能一次性补缴吗?答案是:视情况而定。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个人,如果在达到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15年,可以延长缴费至满15年。具体来说:
如果是在2011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已经参保缴费的,延长缴费5年后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15年。
如果是在《社会保险法》实施后参保并缴费的,则需继续缴费至满15年后再领取养老金。
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情况则有所不同:
如果在户籍所在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已满60周岁,且未领取过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那么无需缴费,即可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
如果制度实施时距60周岁不足15年,应逐年缴费至60岁,也允许补缴,但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
如果制度实施时距60周岁超过15年,则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才能领取养老金。
值得注意的是,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至关重要。《社会保险法》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才能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这里的15年只是最低缴费年限,实际上缴费年限越长,将来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
例如,老张从2011年1月开始参保缴费,2019年12月达到法定退休年龄60岁,但他缴费年限未满15年,延长缴费至65岁时其缴费年限为14年,还差1年,这时就可以一次性补缴1年养老保险费后,次月开始领取养老金。而同年同月生的老李在2012年1月才参保缴费,也是2019年12月达到60岁,但因其参保时间晚于2011年6月30日,那么只能延长缴费至67岁(缴费满15年),才可以领取养老金。
此外,养老保险出现断缴并不会导致待遇清零或过期作废。社保经办机构会保留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保存全部参保缴费记录,个人账户储存额也会连续计算利息。但如果长时间断缴,累计缴费时间会相对较短,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会相对较少,最终领取的养老金也会相应减少。
对于没有在单位就业的个人,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只需携带身份证(居住证)或社保卡等相关资料,到户籍地或就业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参保手续即可。线上也可以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APP、小程序,以及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网站等渠道办理。
总的来说,职工养老保险是否能一次性补缴,需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无论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都应尽量避免断缴,以确保退休后能够获得足够的养老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