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的诡异秘术——打生桩!

发布时间:2024-09-19

Image

在古代东亚,有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建筑习俗——打生桩。这种被称为“活人祭”的做法,将无辜的生命作为祭品,以求工程顺利。从中国到日本,从朝鲜到缅甸,这种残忍的习俗在不同文化中都有所体现,折射出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对未知力量的恐惧与敬畏。

打生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据传,这一习俗最早见于《鲁班书》。鲁班,这位被誉为“木匠之祖”的古代工匠,不仅发明了众多实用工具,还留下了一本神秘的《鲁班书》。书中不仅记载了建筑技术,还包含了风水学、奇门遁甲等玄学知识,甚至包括了打生桩这种邪恶的祭祀方式。

在中国历史上,打生桩的案例屡见不鲜。秦朝修建万里长城时,就有“打生桩”的传闻。民间传说中的孟姜女的丈夫范杞良,就是被活埋在长城下祭祀。汉末大才子陈琳在《饮马长城窟行》中写道:“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这不仅反映了当时建筑工人的悲惨命运,也侧面印证了打生桩习俗的存在。

打生桩并非中国独有。在日本,这种习俗被称为“人柱”。日本的一些城堡修建就将人柱埋在地基和城墙内。即使到了风俗西化的明治维新时代,依然存在将人烧成灰拌在混凝土里的事例。在朝鲜半岛,高丽时代忠惠王在位期间,首都开城曾有传闻指忠惠王欲取民间小儿数十名埋在新宫殿的地基之下,一时间开城人心惶惶,抱儿逃窜,治安混乱。

打生桩的实施,往往伴随着对无辜生命的残害。1933年,广东军阀陈济棠在广州修建海珠桥时,听信方士的意见,在桥墩打桩时,将一对童男童女灌醉后绑在桩上沉入江底。这种行为不仅残忍,更是对生命的极度不尊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打生桩这种陋习逐渐消失。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不再需要依靠迷信来保证工程安全。然而,这种习俗留下的阴影并未完全消散。2006年,香港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案件:一具六至七岁、无头、失去双掌及前臂的赤裸小童尸体,被发现捆绑于屯门青山发电厂伸出海岸70米输煤带的桥墩海底铁柱下。这起案件至今未破,成为了诡异的悬案,也提醒我们,文明的进步仍需警惕残余的愚昧。

打生桩的消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现象有了更科学的认识,不再盲目崇拜神明。现代建筑的安全,更多地依赖于工程师的专业知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而非迷信的祭祀。愿我们珍惜每一个生命,用理性和智慧去建设更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