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03
23岁的女性患者小李因情绪低落,一次性服用了100片秋水仙碱片剂(每片0.5mg)。两天后,她出现了剧烈的腹痛、腹泻、胸闷和气促等症状,被紧急送往医院。这个案例揭示了秋水仙碱中毒的严重性和治疗的复杂性。
秋水仙碱是一种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提取的生物碱,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然而,它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超剂量或长期使用都可能导致中毒。中毒后,患者通常会出现三个阶段的症状:
第一阶段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能出现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低血容量性休克。
第二阶段,心脏、肾脏、骨骼肌、骨髓、呼吸系统、胃肠道等器官都可能受损,表现为胸闷、心悸、气促、少尿、四肢乏力等。部分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抽搐及意识改变等表现。
第三阶段,机体免疫力遭受破坏,可能出现呼吸衰竭、深静脉置管等并发症,加速患者死亡。
在小李的案例中,她很快就进入了第二阶段。入院时,她的血常规、肾功能、心肌酶等多项指标异常,胸部X线显示双下肺渗出性改变,腹部CT显示肠腔积气明显。这些表现与典型的秋水仙碱中毒症状相符。
目前,秋水仙碱中毒尚无特效解毒剂,治疗主要以器官功能支持和对症处理为主。小李的治疗过程体现了这一点:
首先,针对她的胃肠道症状,医生使用了大黄水导泻排毒,并通过床旁超声监测结肠扩张程度和腹内压变化。这种治疗策略不仅缓解了症状,还为其他器官功能恢复创造了条件。
其次,针对心肌损伤,医生采取了充分镇痛、严格控制入量、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等措施。床旁超声监测显示,小李的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明显受损,因此医生及时改为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让心脏“休息”。
此外,医生还使用了重组粒细胞刺激因子、升高白细胞和血小板的药物,以及血液净化治疗等支持性措施。这些综合治疗最终帮助小李度过了危险期,各项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正常。
然而,预防永远胜于治疗。秋水仙碱中毒的预防措施包括: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了解秋水仙碱的潜在危险也很重要。例如,在食用鲜黄花菜前,应先经过处理,去除其中的秋水仙碱。由于秋水仙碱是水溶性的,可以将鲜黄花菜在开水中焯一下,然后用清水充分浸泡、冲洗,使秋水仙碱最大限度地溶于水中,这样再行烹调就相对安全了。
秋水仙碱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医疗问题,需要及时诊断和精心治疗。通过提高公众意识、加强用药管理,我们可以有效预防此类中毒事件的发生,保护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