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古谱《金鹏十八变》全局篇第27局:得先小列手炮破大列手炮

发布时间:2024-09-19

Image

在象棋古谱《金鹏十八变》全局篇中,第27局“得先小列手炮破大列手炮”堪称一局经典。这局棋以巧妙的战术构思,展现了“以小制大”的战略思想,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更对中国象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局棋的开局阶段,红方(先手)采用了“小列手炮”的布局,而黑方(后手)则选择了“大列手炮”。在传统观念中,大列手炮因其布局更为开阔、攻防兼备,往往被视为更占优势。然而, 红方通过一系列精妙的着法,成功地以“小”制“大”,最终取得胜利。

红方的制胜关键在于灵活运用“小列手炮”的特点,快速出子,形成攻势。在第10回合,红方车三退二,巧妙地化解了黑方的攻势,并为后续的进攻埋下了伏笔。随后,红方车三平二,马八进六,连续的进攻迫使黑方不断防守,最终在第37回合马八进七,红方取得胜利。

这局棋中体现的“以小制大”思想,与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的“以弱胜强”理念不谋而合。 正如《孙子兵法》中所言:“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红方正是通过灵活的战术,避开了黑方的优势,抓住机会发动反击,最终取得胜利。

这种思想在现代象棋比赛中仍有重要影响。许多棋手在面对强敌时,不再一味防守,而是积极寻找对手的弱点,通过巧妙的战术布局实现逆转。 2019年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中,特级大师王天一在劣势局面下,通过一系列精妙的着法,成功逆转局势,最终击败对手夺冠 ,就是这种思想的生动体现。

《金鹏十八变》作为现存最早的象棋全局谱,其历史意义不言而喻 。它不仅系统地阐述了斗炮局的各种变化,还初步构建了中国象棋的艺术理论体系。正如象棋史研究者所言:“《金鹏十八变》的出现,在中国象棋史上犹如一座凌云摩霄的丰碑,‘辑’往开来,烁古震今,是象棋艺术第一部从实战到理论的总结。”

这局棋的文化价值更在于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弱胜强”的智慧。在看似不利的局面下,通过智慧和策略实现逆转,这种思想不仅体现在象棋中,也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

《金鹏十八变》第27局“得先小列手炮破大列手炮”,不仅是一局精彩的象棋对局,更是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生动体现。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强敌时,不要轻言放弃,而要善于发现对手的弱点,通过灵活的策略实现逆转。这种思想,不仅在象棋中适用,在人生的各个领域都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