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8
短视频平台的音乐版权问题正日益凸显。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音集协)的调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6日, 仅在快手平台上,涉嫌侵权使用音乐作为背景的视频数量就高达8265万个 ,总播放量超过2.98亿次。这一惊人数字揭示了短视频行业面临的严峻版权挑战。
面对如此庞大的侵权规模,短视频平台纷纷建立了版权校验机制。以剪映为例,其APP中设有“版权校验”按钮, 只有确认抖音拥有该音乐版权后才会通过校验 。然而, 这种机制并非万无一失 。首先, 平台提供的音乐库虽然大部分已取得授权,但并非绝对 。其次, 即使通过校验的音乐,其授权范围也可能有限 ,用户难以全面了解。更重要的是, 这种机制主要适用于个人非商业用途 ,一旦涉及商业目的,创作者仍需自行获取特定歌曲的商用版权授权。
那么,短视频创作者如何才能避免音乐侵权呢?首先,要充分理解版权法的相关规定。我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音乐作品并在网络上展示,容易侵犯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其次,要谨慎使用来源不明的音乐。即使是从网上免费下载的音乐片段,也可能构成侵权。最后,要合理利用平台提供的音乐资源,但同时也要注意使用范围和目的的限制。
构建健康的短视频音乐版权生态,需要行业各方共同努力 。对于短视频平台,应当进一步完善版权校验机制,明确告知用户音乐的使用范围和限制。对于音乐版权方,可以考虑与短视频平台建立更灵活的合作模式,既保护自身权益,又为创作者提供更多选择。对于创作者,要增强版权意识,主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对于监管部门,则需要制定更明确的行业标准,为各方提供清晰的指引。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形式,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表达方式和娱乐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平衡创新与版权保护,如何在海量内容中实现有效的版权管理,都是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只有各方携手,才能推动短视频行业在尊重版权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创作者和用户提供一个更加公平、透明、有序的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