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说:“我们每天上班,就是为了能和他聊天”

发布时间:2024-09-02

Image

爱因斯坦曾说:“我自己的工作没啥意思,我来上班就是为了能同哥德尔一起散步回家。”这句话道出了两位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之间深厚的友谊,也折射出哥德尔在科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库尔特·哥德尔,这位出生于奥匈帝国的数学天才,以其不完备定理彻底颠覆了数学界长期以来的信念。1931年,年仅25岁的哥德尔证明了任何无矛盾的公理体系,只要包含初等算术的陈述,则必定存在一个不可判定命题。这一发现不仅粉碎了数学家们追求完美数学体系的梦想,也对哲学、语言学乃至计算机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哥德尔的这一成就,连同费马大定理,被斯蒂芬·霍金视为人类最伟大的科学成就。霍金曾说:“我会告诉他们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和费马大定理。这才是外星人能够理解的事情。”这番话足见哥德尔定理在科学界的地位之高。

然而,哥德尔的个性与他的成就一样引人注目。他内向而敏感,从小就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过分担忧。这种性格特征在他的一生中始终存在,最终导致了悲剧性的结局。相比之下,爱因斯坦则显得外向而不羁,两人在性格上形成了鲜明对比。

尽管如此,两人却成为了挚友。他们经常一起上班、散步,讨论政治、哲学、物理和数学。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友谊,正如他们的同事弗里曼·戴森所说:“哥德尔是爱因斯坦的唯一良配。”

哥德尔对美国宪法的研究也体现了他的独特个性。在申请美国国籍时,他竟然发现了宪法中的漏洞,并宣称这可能导致美国成为独裁国家。这一发现差点让他无法获得美国国籍,幸亏爱因斯坦及时调解。

1955年,爱因斯坦的突然离世对哥德尔打击巨大。他开始出现严重的妄想症状,只相信妻子阿黛尔,怀疑所有人的食物都有毒。最终,哥德尔因长期营养不良去世,体重不到30公斤。

哥德尔的一生,正如他的不完备定理一样,充满了矛盾与悲剧。他以一己之力颠覆了数学界的千年信念,却无法摆脱内心的恐惧与孤独。然而,正是这种复杂性,使他成为了科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与哥德尔的友谊,是他晚年最珍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