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01
秋风起,蟹脚痒。又到了品尝螃蟹的黄金季节。然而,在大快朵颐之前,我们是否真正了解这种美味的营养价值?让我们一起来解剖一只螃蟹,看看它究竟有多“营养”。
螃蟹的确是一种高蛋白食品。根据中国农业大学范志红教授的研究,100克蟹肉中的蛋白质含量大约是15%至18%。虽然这个数值看起来不如鸡肉、牛肉的20%高,但考虑到蟹肉的水分含量特别高,脂肪含量特别低,如果按照干重计算,螃蟹的蛋白质含量相当可观,占干重的70%至90%。这个高度是其他食物很难达到的。
然而,大量摄入蟹肉对消化系统来说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果平日蛋白质食物吃得少,突然吃进去大量蟹肉,可能会给消化道里的蛋白酶带来很大负担。
除了蛋白质,螃蟹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河蟹中的钙含量超过牛奶,有的品种能高达200mg/100g以上。此外,蟹的锌、硒、碘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相当高,特别是硒元素,远远高于普通肉类的水平。
从维生素角度来看,蟹的维生素A含量比较丰富,可达鸡蛋的1.5至2倍,但几乎都存在于蟹黄部分,而白色蟹肉中的含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维生素B族的水平和大部分鱼类相差不大,维生素B1的含量低于肉类食品,维生素B2含量略高,但也主要存在于蟹黄部分,白色肉中含量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蟹肉中的胆固醇含量高于肉类,接近肝脏等动物内脏的水平。其中蟹黄的胆固醇含量高于蟹肉。尽管人们吃鸡蛋的时候总是对胆固醇十分顾忌,但吃蟹的时候很少有这种担心,也几乎没有人愿意放弃那美味的蟹黄。
烹饪方式:推荐将螃蟹隔水清蒸,建议在100℃以上的高温下持续蒸20分钟~30分钟,这样既能最大限度保留螃蟹的风味以及营养价值,又能将螃蟹体内的细菌及寄生虫全部杀死。
食用部位:吃螃蟹时应祛除蟹胃、蟹肠、蟹心、蟹腮,这些部位是螃蟹过滤和代谢废物的器官,含有大量污物毒素,如误食可能引起食物中毒。
食用禁忌:过敏体质的人群忌吃螃蟹,对于发热患者以及合并急慢性腹泻、高脂血症、痛风等疾病的患者也不宜食用螃蟹。
食用量:建议健康成年人每次食用中等大小螃蟹1-2只,一周内最好不超过3次。
螃蟹虽然美味,但也不宜过量食用。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注意健康。合理搭配,适量食用,才能真正品尝到螃蟹的美味,同时也能获得其丰富的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