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02
粤西人把动车叫做“水鱼号”,这背后藏着一段辛酸又有趣的故事。
“水鱼号”这个称呼最早出现在2018年,当时广州南至湛江西的动车正式开通。粤西人民本以为盼来了高铁时代,没想到票价高达249元,比广州到南宁的票价还贵,而时速却只有200公里。失望之余,粤西人便戏称这趟动车为“水鱼号”。“水鱼”在粤语中指容易上当受骗的人,这个称呼生动地表达了粤西人对高价低速动车的不满。
要理解“水鱼号”的由来,我们需要回顾粤西地区的交通发展史。从古至今,粤西到省城广州一直是老大难问题。上世纪50年代,从湛江到广州需要坐船换车,来回要四天多。70年代,虽然有了公路,但要经过四个渡口,常常堵塞,顺利的话也要20个小时。改革开放后,虽然交通有所改善,但直到2018年才真正迎来动车时代。
然而,粤西人对“水鱼号”的不满并非仅仅因为票价和速度。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粤西地区长期以来在广东的“三个半文化”中处于边缘地位。粤西文化以雷州半岛为中心,但高凉文化、冼夫人文化等多种文化并存,缺乏统一的核心。粤西人对“半个文化”的说法颇为不满,他们认为粤西文化独成体系,不应被轻视。
“水鱼号”这一称呼,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粤西人对自身处境的自嘲和不满。他们渴望得到更多关注和发展机会,但又苦于长期被边缘化。这种心态在“水鱼号”这个戏谑的称呼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展望未来,粤西地区的交通发展正在迎来新的机遇。广湛高铁预计在2025年开通,届时湛江到广州的行程将缩短至仅需90分钟。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粤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影响力有望得到提升。
“水鱼号”这个称呼,或许终将成为历史。但它所反映的粤西人民的心态和诉求,却值得我们深思。在广东这个经济强省中,如何平衡不同地区的发展,如何尊重和传承多元文化,都是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