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后饮食如何调理?遵循这几个原则恢复快

发布时间:2024-09-03

Image

感冒后,除了药物治疗,合理的饮食调理同样重要。正确的饮食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能加速身体恢复。那么,感冒期间我们应该如何调整饮食呢?

首先,清淡饮食是基本原则。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贾平平建议,感冒期间应避免油腻、辛辣刺激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南瓜粥、蔬菜粥、鸡蛋汤等。清淡饮食可以减轻胃肠道负担,有利于身体恢复。

其次,充足的水分摄入至关重要。贾平平指出,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2000ml左右。多喝水可以加速新陈代谢,促进毒素排出,缓解发热症状。如果觉得白水无味,可以尝试温热的淡红茶、柠檬水或小米粥汤。

在选择食物时,有些食材对缓解感冒症状特别有帮助。例如,鸡汤被证实可以缓解胸部和头部的流感症状。研究表明,鸡汤能抑制人体内的炎症,减少鼻腔堵塞和喉咙疼痛。此外,大蒜也具有抗病毒作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发现,服用大蒜补充剂可以降低感冒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

然而,并非所有常见食物都适合感冒期间食用。牛奶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英国赫特福德郡利斯特医院的研究发现,喝牛奶会加重流鼻涕和咳痰症状。这是因为牛奶中的A1β-酪蛋白会激活调控黏液生成的蛋白质表达,导致鼻腔和喉咙黏液增多。因此,感冒期间最好选择豆奶或酸奶来替代牛奶。

此外,糖也是需要避免的食物。虽然有些人认为吃糖可以止咳,但事实上糖可能会导致咽喉部分泌物增多,加重咳嗽症状。特别是对于有支气管炎、肺炎等基础病的患者,吃糖更可能加重咳嗽。

总的来说,感冒期间的饮食调理应该遵循以下原则:清淡易消化、充足水分、选择有助于缓解症状的食物、避免可能加重症状的食物。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和症状不同,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饮食方案。我们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调整饮食,同时注意休息,必要时及时就医。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感冒,加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