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02
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但不足37周的分娩。根据美国妙佑医疗国际的数据,出生越早的婴儿面临的风险越高。例如,28周出生的婴儿体重可能只有1.1千克,身长36.5厘米,而36周出生的婴儿体重可达2.5千克,身长46厘米。早产儿不仅体型小,还可能面临呼吸困难、心脏问题、脑部出血等多种健康风险。
识别早产先兆至关重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的何军琴主任医师指出,先兆早产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或腰酸,表现为不规律的宫缩,即肚子一阵阵发紧,频率较高,间隔时间短,持续时间长。此外,阴道流血、清亮水样分泌物增多(可能提示羊水早破)、水肿、蛋白尿等也是重要信号。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宫缩都需要警惕。在生气或劳累时偶尔出现的不规律宫缩,如果持续时间短、间隔长,通常属于正常现象。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及时就医至关重要。何军琴主任强调,出现先兆早产时,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采取以下措施:静脉输注黄体酮以抑制宫缩;积极控制和治疗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必要时进行宫颈环扎术等手术干预。及时就医可以显著提高足月分娩的几率,减少早产风险。
预防早产同样重要。顺义妇儿医院产科的江晓玲医生建议,有早产高危因素的孕妇应接受孕前宣教,定期进行产检。特别要注意的是,既往有早产史、宫颈手术史、年龄小于17岁或大于35岁、妊娠间隔少于6个月、多胎妊娠等都是早产的高危因素。对于这些高危人群,医生会在病历上做特殊标记,加强监测和指导。
早产对母婴健康都有严重影响。对婴儿而言,可能面临呼吸窘迫综合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多种并发症。对母亲来说,早产可能导致产后出血、感染等风险增加。因此,及时识别早产先兆并就医,对于保障母婴健康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早产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孕期问题。孕妇应提高警惕,了解早产先兆的症状,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同时,通过科学的孕期管理,如定期产检、控制合并症、合理休息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早产风险,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