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最新政策汇总一览

发布时间:2024-09-02

Image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迎来多项重要政策,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7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这是中国首部专门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标志着AI治理进入新阶段。

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体现了中国将人工智能作为国家战略的决心。自“十三五”规划以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在政策扶持下快速发展,关键技术不断突破。2023年6月,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达5000亿,企业数量超过4400家,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

《暂行办法》的亮点之一是鼓励创新应用。它提出要“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这意味着,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政策更注重推动技术进步和应用落地。例如,办法鼓励生成式AI在电商、医疗、长视频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政策正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22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提出,要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交通物流、能源、生态环保等领域的深度融合。这不仅扩大了AI的应用场景,也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还强调了AI伦理和安全。《暂行办法》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防范化解安全风险”。这反映出中国在推动AI发展的同时,也在积极应对技术带来的挑战,力求实现技术进步与社会伦理的平衡。

展望未来,这些政策将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预计到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然而,挑战依然存在。如何在鼓励创新的同时确保技术安全可控,如何在推动应用落地的同时保护用户隐私,这些都是政策制定者和从业者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总的来说,2024年的政策为人工智能行业描绘了一幅清晰的发展蓝图。通过政策引导,中国正努力构建一个既充满活力又规范有序的AI生态系统,为实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