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抓狗培训精华(四):流浪狗攻击性级别分析,第5级建议击杀

发布时间:2024-09-19

Image

一只流浪狗的命运,折射出城市管理中的伦理困境。近日,一则“城管抓狗培训精华(四):流浪狗攻击性级别分析,第5级建议击杀”的消息引发热议,再次将流浪狗管理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流浪狗问题根源何在

流浪狗问题的根源,很大程度上源于不负责任的养宠者和不完善的法律规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钱叶芳指出,流浪动物主要来源于遗弃、走失、繁殖。在我国,由于没有实质性的法律禁止和惩治遗弃宠物行为、养犬管理执法不到位、地下繁殖无人过问等原因,猫狗饲养和繁殖处于失控、无序状态。

《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1年我国流浪猫数量高达5300万只,流浪狗数量达4000万只。如此庞大的流浪动物群体,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还可能传播疾病、攻击人类,给城市管理带来巨大挑战。

“建议击杀”政策引发争议

面对日益严重的流浪狗问题,一些地方采取了极端措施。据报道,某些小区公开说明将对流浪动物进行捕杀,甚至有地方以居委会名义发布通告,称将对辖区内的流浪犬、无主犬进行集中捕杀。

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引发了巨大争议。一方面,支持者认为这是保护公共安全的必要之举;另一方面,反对者则认为这忽视了动物权益,缺乏人道关怀。如何在保护公共安全和尊重动物权益之间取得平衡,成为城市管理面临的一大难题。

TNR方法成为国际通行做法

在流浪狗管理方面,国际上较为通行的做法是TNR(Trap-Neuter-Return,捕捉-绝育-放归)。这种方法通过捕捉流浪狗进行绝育,然后放归原地,以控制流浪狗数量的增长。

TNR方法的优点在于既能有效控制流浪狗数量,又避免了大规模扑杀带来的伦理争议。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如何确保所有流浪狗都能被捕捉到?绝育后的流浪狗是否仍会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新加坡严格宠物管理制度值得借鉴

在宠物管理方面,新加坡的做法值得借鉴。新加坡对宠物饲养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例如,组屋住户只能饲养一只经过检测机构评估杀伤力很小的中小型犬种,且需要获得许可。所有狗都需要持有身份证,并且法律规定了5种在公共场合必须拴住并戴上嘴套的大型犬。

新加坡还对虐待动物的行为制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动物和飞禽法令》规定,虐待行为一旦被认定,宠物主人将被处以最高1.5万新元罚款或最长18个月监禁,或两者并罚。这种严格的管理制度,有效遏制了流浪狗问题的发生。

建立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环境需多方努力

解决流浪狗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宠物饲养的管理。社会组织可以开展流浪狗的收容、绝育和领养工作。公众则需要提高文明养宠意识,不随意遗弃宠物。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流浪狗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正如中国台湾作家朱天心所说:“一个肯善待流浪动物的地方,必定也会善待非我族类。”如何在保护公共安全和尊重动物权益之间找到平衡点,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也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面对流浪狗问题,我们不应简单地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而应该通过科学管理、法律规范和人文关怀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建立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解决流浪狗问题,构建一个更加文明、和谐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