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谁造就了喷气动力——航空发动机史话》

发布时间:2024-09-15

Image

《谁造就了喷气动力——航空发动机史话》一书详细讲述了航空发动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这个看似枯燥的技术领域,实际上蕴含着人类对天空的无限向往和不懈追求。

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成功研制出有动力飞机,开启了航空新时代。 然而,早期飞机的动力来源主要是活塞发动机,直到20世纪30年代,喷气发动机才开始崭露头角。

英国工程师弗兰克·惠特尔是喷气发动机的先驱之一。 1930年,惠特尔为自己设计的离心式喷气发动机申请了专利。然而,他的研究初期并未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甚至一度连专利延期费用都交不起。直到1937年,惠特尔才勉强拿到一家私人银行的资助,成立了动力喷气有限公司。 1939年,惠特尔终于获得英国政府的订单,研制出能用于飞行的喷气发动机W1。 这一突破为英国在二战期间的航空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起步较晚,但进步迅速。以尹泽勇院士为代表的中国航发人,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使中国成为继美、英、俄、法之后第五个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国家。 尹泽勇主持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型自行研制并设计定型的涡扇发动机、第一型独立自主研发的涡轴发动机、第一型商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验证机。 这些成就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也标志着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完成了从落后起跑到追赶超越的历史性跨越。

航空发动机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现代航空业的发展。 以美国GE公司研发的GE9X发动机为例,它创造了61吨的推力记录,成为“地球最强喷气发动机” 。这款发动机不仅推力巨大,还采用了激光3D技术和高强度碳纤维材料,使得油耗比上一代GE90发动机低10%,噪音更低。这些技术创新为航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推动了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全球能够建造航空发动机的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中国等。其中,美国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拥有GE和普惠两家全球顶尖的航空发动机公司。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研制出太行、峨眉等多款先进发动机,装备在歼-10、歼-11、歼-20等先进战机上。

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史不仅是一部技术创新史,更是一部人类挑战极限、追求梦想的奋斗史。从惠特尔的艰难起步,到尹泽勇的执着追求,再到GE9X的惊人成就,无不体现了人类对天空的无限向往和对技术的不懈追求。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航空发动机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为人类的航空事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