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9
北京地铁13号线的改造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而这场被称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既有线改造项目”的背后,隐藏着一项令人瞩目的创新——“智慧工地”管理系统。
这项系统正在13号线的新龙泽站施工现场发挥着重要作用。走进位于项目部三楼的智慧工地控制中心,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显示屏,实时显示着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操作情况。北京建工集团13号线04标项目书记贺尚修介绍,这套系统利用AI、5G、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了施工全流程的智慧化管理和风险隐患的提前预报。
在消防安全方面,系统开发应用了可见光热成像报警技术,能够对现场温度过高的火点进行识别和报警。在土方开挖阶段,钢支撑智能识别系统则能及时发现预埋钢板位置和钢支撑架设不及时的情况,有效预防安全隐患。更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有限空间作业,系统在入口设置了振动传感器,能够对未经审批擅自进入的行为进行报警,实现了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京投轨道公司二分公司风险监测部部长李振东透露,这套智慧工地系统已经实现了对约27000余名管理人员和860余台施工机械设备的实时动态跟踪和管控。这种智能化管理方式不仅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也显著提升了工地的安全水平。
13号线的改造工程不仅仅是简单的线路扩建,更是一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理念的革新。通过引入“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北京地铁正在探索一条更加高效、安全、环保的建设之路。这种创新不仅适用于地铁建设,未来还可能推广到其他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中,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13号线改造工程的稳步推进,预计到今年年底,8座新建车站将实现结构封顶。这条焕然一新的地铁线路不仅将有效缓解北京北部地区的交通压力,改善居民出行体验,更将成为展示中国城市建设和管理创新成果的窗口。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13号线的改造工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如何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兼顾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智慧工地”的应用给出了一个令人期待的答案,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更为未来城市的智能化发展描绘了一幅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