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03
朊蛋白病是一组罕见但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克雅氏病、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等。这些疾病由内源性朊病毒蛋白PrP的错误折叠引起,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然而,近期一项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为治疗朊蛋白病带来了新的希望。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Jonathan S. Weissman和Broad研究所的Sonia Vallabh等人开发出一种名为CHARM(Coupled Histone tail for Autoinhibition Release of Methyltransferase)的表观遗传编辑技术。这项研究首次展示了通过腺相关病毒(AAV)递送的CHARM系统,可以在不改变基因组序列的情况下,持久关闭小鼠大脑中的朊病毒蛋白表达。
CHARM系统由几个关键部分组成:一个DNA结合域(锌指蛋白)、Dnmt3l非催化域,以及组蛋白H3的尾部。其中,锌指蛋白负责定位到Prnp(PrP的编码基因)的启动子区域,Dnmt3l负责招募细胞内源性的DNA甲基转移酶,组蛋白H3尾部负责激活这些甲基转移酶。通过这种方式,CHARM系统对Prnp的启动子进行表观遗传编辑,导致其高甲基化,从而降低表达活性、实现基因沉默。
与传统的反义寡核苷酸(ASO)技术和基于CRISPR的CRISPRoff系统相比,CHARM系统具有几个显著优势:
尺寸更紧凑:CHARM系统的设计更适合以AAV作为载体进行传递,克服了CRISPRoff系统因尺寸过大而难以高效递送的问题。
免疫原性低:相比于来源于细菌的Cas9,神经元对锌指蛋白的免疫反应更小。
细胞毒性低:CHARM系统调用细胞内源性甲基转移酶,而非自带催化域,因此在细胞内表现出较低的毒性。
体外实验和小鼠体内实验结果表明,CHARM能够对Prnp启动子区域进行广泛的DNA甲基化,并持久有效地沉默目标基因Prnp。研究团队给成年小鼠眼眶后注射携带CHARM系统的AAV载体,在注射6周后收集并分析小鼠的大脑样本,观察到CHARM系统将整个大脑中的Prnp转录本水平降低70%-90%,同时PrP蛋白表达也下降60%-80%,任何给药剂量下均未检测到不良反应。
更令人兴奋的是,研究团队还在CHARM系统中引入了自我调节机制。他们在CHARM自身启动子区域引入了锌指蛋白的结合位点,使得CHARM系统在对目标基因进行有效沉默的同时,还能防止自身的持续表达。小鼠实验结果显示,即使CHARM自身表达减少甚至停止,Prnp的沉默效果依然持久。
这项研究为治疗朊蛋白病以及其他由异常蛋白质累积引起的疾病(如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指明了新的方向。然而,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道路仍然漫长。研究团队表示,他们将继续优化CHARM系统,使其更有效、更安全且更易于大规模生产,为最终应用于临床试验做准备。
总的来说,CHARM系统的开发代表了表观遗传编辑技术的一个重要进步,为治疗一系列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尽管距离临床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项研究无疑为患者和研究者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