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不能吃豆制品?医生:不想血糖控制不住,牢记3物尽量少吃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豆制品并非糖尿病患者的禁忌。事实上,适量食用豆制品可能有助于控制血糖。然而,市面上一些“伪豆制品”却可能成为血糖升高的罪魁祸首。

豆制品因其低升糖指数和丰富的膳食纤维,对血糖控制有积极作用。以豆腐为例,每100克豆腐仅含4.3克碳水化合物,产生146千卡热量,但水分占69.8%,膳食纤维0.1克。更重要的是,豆腐中的脂肪78%是不饱和脂肪酸,且不含胆固醇。这种营养组成使得豆腐对餐后血糖的影响较小。

然而,一些被称为“豆腐”的食品实际上并非真正的豆制品。例如,鱼豆腐和杏仁豆腐。这些产品可能含有很少或根本不含大豆成分,反而添加了大量糖、盐和油。以鱼豆腐为例,其主要原料是鱼浆,但市面上许多产品鱼浆含量极低,品质难以保证。这类“伪豆制品”不仅营养价值低,还可能因高糖高油而影响血糖控制。

那么,糖尿病患者真正需要控制的是哪些食物呢?医生建议,以下三类食物应尽量少吃:

  1. 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米饭、白面包等。这些食物升糖指数高,容易导致血糖快速上升。

  2. 高糖饮料:包括含糖软饮料、果汁等。这些饮品不仅含糖量高,还可能含有添加剂,对血糖控制不利。

  3. 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等。虽然这些食物本身不会直接升高血糖,但长期摄入过多可能导致肥胖,增加胰岛素抵抗,间接影响血糖控制。

对于真正的豆制品,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食用。《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可食用25克大豆,相当于豆腐125克、豆腐干62.5克或豆浆500克。在选择豆制品时,应优先选择质地较硬的北豆腐或南豆腐,而不是内酯豆腐。这是因为硬质豆腐通常含有更多的钙、镁和蛋白质。

在烹饪方式上,建议采用蒸、煮、炖或凉拌等方法,避免油炸和过度调味。此外,应注意豆制品的摄入量,过多摄入可能影响铁的吸收,甚至加重肾脏负担。对于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安排豆制品的摄入。

总的来说,糖尿病患者不必完全避免豆制品。相反,适量食用真正的豆制品可能对血糖控制有益。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种类,采用健康的烹饪方式,并注意总体摄入量。同时,应警惕那些打着“豆腐”旗号的高糖高油食品,以免影响血糖控制。